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高仲贻赠别

标题包含
次韵高仲贻赠别
金椀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鴈,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碗轻轻扔到渔船上,寒冷的夜晚让人无法入睡。 近期收到了三千份奏折,今天看到你的十二首诗。 故国的书信靠大雁传递,江城的战火照亮了天空。 把船开到铁瓮城边,确信与你这座名山有着深厚的缘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即依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作诗回应。 2. 高仲贻: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3. 金椀:金色的碗,此处形容富贵人家的器物。 4. 轻抛:轻易地丢弃或抛弃。 5. 钓船:垂钓的船只。 6. 侵被:寒冷的天气侵袭被褥。 7. 近传:近期流传的消息。 8. 奏疏:古代臣子上疏给皇帝的文书。 9.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或竹片。 10. 信与:确实和……有关联。 11. 铁瓮城:位于江苏镇江的铁瓮城,三国时期孙权所建。
去完善
赏析
《次韵高仲贻赠别》卫泾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和心情。首联以“金椀轻抛入钓船”为喻,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洒脱与不舍。颔联通过“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颈联以“故国音书凭过鴈,江城烽火照晴天”描述了国家时局动荡的现实,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尾联以“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信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高仲贻赠别》是宋代诗人卫泾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公元1140年左右,宋朝的疆土已经被金国侵占,国家局势十分紧张。此时的卫泾因战乱而四处奔波,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安宁而努力。在与好友高仲贻别离时,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 在这一年里,卫泾的生活颇为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不愿与权臣勾结而被排挤。后来,他被迫离开京城,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流亡生活。在这段时期,他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包括高仲贻。然而,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分离。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金国的侵略使得国家陷入危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许多正直的官员被迫离开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卫泾和他的朋友们只能各自为战,为了理想而努力。 总之,《次韵高仲贻赠别》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战乱、离愁和无奈。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卫泾等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使他们能够在艰苦的岁月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