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霁雪

标题包含
霁雪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簷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风呼啸,冬日的阴云逐渐散去,雪后天晴;江边烟雾朦胧,杨柳枝条随风摇曳,轻盈如洗。 屋顶的檐下有几片未融化的雪花无人清扫,它们在窗外映照,又为我的书房带来了一夜的光明。
去完善
释义
1. 霁雪:诗人以“霁雪”为题,描述了风雪过后晴朗的景色。 2. 戎昱:唐代诗人,生活于安史之乱前后,作品多为描绘边塞生活和思乡之情。 3. 风卷寒云:风吹散寒冷的云层。 4. 暮雪晴:傍晚时分雪停天晴。 5. 江烟:江边的烟雾。这里指云雾笼罩下的江水。 6. 柳条轻:柳树嫩枝在风中轻轻摇曳。 7. 簷(yán)前:屋檐下。 8. 数片无人扫:形容大雪过后,屋檐上的残雪未被清理。 9. 书窗:书房窗户。 10. 一夜明:由于积雪的反射,使整个房间在夜晚也显得明亮。
去完善
赏析
《霁雪》戎昱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古诗。首句“风卷寒云暮雪晴”写冬日的寒风卷走了天空中的乌云,让夜晚的雪景显得更加明亮。这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明朗和乐观。第二句“江烟洗尽柳条轻”则是通过写柳树在雪后的轻盈姿态,进一步展示了雪后美景的静谧与美好。第三句“簷前数片无人扫”中,诗人观察到屋檐前的积雪未被打扫,这是冬天常见的景象,但诗人却从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和温馨。最后一句“又得书窗一夜明”则将这种美好的感受推向高潮: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不仅照亮了诗人读书的夜晚,也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的光明与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霁雪》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8世纪后半叶的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时期。 在这个时期,戎昱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了解民间疾苦,也曾在朝为官,感受过宫廷的繁华。然而,由于他在官场上的正直不阿,导致他数次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霁雪》这首诗中,戎昱描绘了雪后天晴的美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人们对于和平安宁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