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松

标题包含
古松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棵古松挺拔直立,不屑于弯曲,身上的紫色树皮如同铁衣般坚硬且带有光泽。它巍峨的身姿在阳光下摇晃,如同千尺长蛇舞动,声音震撼着整个天空,让人感受到风雨带来的寒冷。松树下苍藓静卧在岩石上,绿萝则攀附到高处,像是要接入云端。这种景象如同一根撑起了庙宇的重要柱子,展示出它高大伟岸的形象。
去完善
释义
1. 直气森森:表示松树的直立和繁茂。 2. 耻屈盘:指松树挺直的躯干不愿屈曲生长。 3. 铁衣生涩:形容松树的表皮坚硬如铁。 4. 紫鳞干:紫鳞,指松皮的颜色;干,树干。 5. 影摇千尺:指古松树影摇曳,仿佛有千尺之遥。 6. 龙蛇动:以龙蛇比喻古松的摆动姿态。 7. 声撼半天:形容古松的声音响亮,响彻半天。 8. 风雨寒:表示风雨中的寒冷感觉。 9. 苍藓:青苔。 10. 静缘离石上:静缘,指安静的边缘;离石,指分离的石块。 11. 绿萝:一种绿色的藤蔓植物。 12. 高附入云端:描述绿萝攀援高处,触及云端。 13. 报言帝座:指向朝廷报告。 14. 抡才者:选拔人才的人。 15. 明堂:古代朝会、祭祀的重要场所,此处用以赞美古松的高大与挺拔。 16. 一柱看:即“一根柱子”之意,比喻古松的高大与挺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古松”为题,诗人通过对古松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首先从诗中可以看出古松的正直挺拔,不畏艰难困苦的气概;然后通过描述古松的坚硬铁衣和繁茂枝叶展示出其坚忍不拔的品质,在风雨之中也能屹立不倒;接下来又通过描绘古松在不同环境和情境中的表现,强调其坚韧的生命力以及威仪,显示了其非凡的风度和气质。结尾两句则是表达诗人寄寓自己及有才之士能够为国家所用、实现抱负的期望。整体来看,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棵饱经沧桑却永不低头的古松,同时也表达了其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国家栋梁之材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松》是北宋诗人石延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94年,即北宋真宗咸平年间。这一时期,石延年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然而,尽管遭遇挫折,石延年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个时代,北宋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活跃。石延年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