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涉世

标题包含
涉世
涉世如溪谷,只宜在浅处。 一生如一日,未暮早归去。 君不见伟哉男子韩淮阴,往往正坐涉世深。 功成身退岂不好,当时何事归不早。 人生少年须立事,生我不应负天地。 了却君王事便休,去时莫待雨淋头。 如今版图半烟雾,眼看流离无限子。 取将旧物还君王,襁褓赤子寝之床。 青天白日正亭午,归去弹琴鹤对舞。 静与贤传不□□,春风吹袂浴沂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涉水如穿越峡谷,只需探索浅水处。 生活如同短暂的一天,尚未到傍晚就早早回家。 您难道没有看到英勇的男子韩信吗?他常常因为涉入世事太深而遭到麻烦。 成功之后早点抽身退出不是更好吗?为何当初没能更早地撤退呢? 人生在世,青少年时期应该立志立业,不辜负这天地赋予的生命。 完成君王交付的事情就可以休息了,离开的时候不要等到雨水淋湿了头颅。 如今国家版图破碎,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我要把过去的成果还给君王,让那些躺在襁褓里的婴儿得以安睡。 现在是晴空万里的中午时分,回去和琴鹤一起跳舞。 静静地和贤者交谈,感受春天的微风拂过衣袖,如同沐浴在沂水的天空下。
去完善
释义
1. 涉世:经历世事,步入社会。 2. 溪谷:小溪和山谷,此处喻指简单、平静的生活。 3. 未暮:太阳尚未落山,比喻时间尚早。 4. 韩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封淮阴侯,后因谋反罪被杀。这里以韩信为例,强调“涉世深”的风险。 5. 正坐:正常的情况。 6. 功成身退:指在完成事业后及时引退,避免祸患。 7. 了却君王事:完成君王交付的任务。 8. 去时莫待雨淋头:离开时不要等到下雨时才行动。 9. 版图:疆域图,这里指国家领土。 10. 流离无限子: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 11. 旧物:原来的东西,这里指失去的领土。 12. 寝之床:睡在床上,形容失去领土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3. 青天白日正亭午:晴空万里的正午时分,比喻国家和人民正处于困难时期。 14. 归去弹琴鹤对舞:回家乡过着宁静的生活。 15. 静与贤传:安静地与贤者交流。 16. 不□□:原诗有缺失,无法确定具体词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涉世》,实际是在传达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诗中的涉世如同“溪谷”,意味着人在世间的历练,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浅尝辄止,而不是沉溺其中。他强调适时退出,如同日落之前早早归去,以免遭遇人生的困境。 诗中提及韩信的故事,他因过于深入世事而遭受祸患。这警示我们功成身退才是明智之举。诗人进一步提出,青少年时期应当积极建功立业,但不应忘记自己的初衷,完成了任务就应及时抽身离去,以免错失良机。 诗人关注社会现实,指出国家形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有识之士,我们应该将财富还给国家,挽救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诗人向往的是清廉的官场,是那个能像舜一样沐浴沂水的美好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涉世》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金末元初的动乱时期,当时战火纷飞,民生疾苦。许月卿生活在这个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抒发自己忧虑国事的诗歌。 在创作《涉世》时,许月卿的人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他曾担任过金朝的官员,但因不满金朝的腐败统治而辞官回乡。后来,元军南下攻金,许月卿又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的惨烈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痛。 在金末元初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金朝末年,政权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与此同时,蒙古势力逐渐崛起,开始对金朝展开进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月卿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深感忧虑和痛心。他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呼唤民众觉醒,共同抵抗外侮,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