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御制中和节

标题包含
奉和御制中和节
载阳临仲序,初吉协嘉名。 国授民时正,天资植物荣。 草薰翔泽雉,风暖度林鶑。 尧思存稽古,洋洋播颂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光和熙降临在美丽的校园, 恰是吉日与名字都美好相称。 国家给予我们正当的时刻, 上天赋予万物生长的繁荣。 芳草的香气引来翔集的泽雉, 春风的温暖让树林中的黄莺欢唱。 尧帝的智慧在于对古代的尊重, 他的光辉传承,播散着动人的颂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和:按照别人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作诗以相唱和。 2. 御制:皇帝所作的诗词。 3. 中和节:古代农历二月初二的节日,有祈求丰年的寓意。 4. 载阳:阳光普照。 5. 临:临近,来到。 6. 仲序:指农历二月。 7. 初吉:原意是吉日良辰,这里应指中和节。 8. 协:符合,适应。 9. 嘉名:美好的名称,这里可以理解为吉祥的日子。 10. 国授:国家赋予。 11. 民时正:人民时节正当。 12. 天资:天生的禀赋,此处指大自然赋予。 13. 植物荣:草木生长繁荣。 14. 薰:香气扑鼻。 15. 翔泽雉:飞翔在草原上的野鸡。 16. 度林鶑:飞过树林的黄莺鸟。 17. 尧思:皇帝的思考。 18. 稽古:考察古代的历史事实。 19. 洋洋:盛大的样子。 20. 播颂声:传播颂扬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奉和御制中和节》是宋真宗时期诗人刘筠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刘筠描绘了春天里的美好景象,用“载阳”、“草薰”等词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皇上的敬爱和颂扬之情。诗歌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展现出君主恩泽天下的景象,以及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全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宫廷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御制中和节》是北宋著名文人刘筠在公元998年创作的一首应制诗。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而外患也不时侵扰边境。身为文臣的刘筠,在这时期因为才学出众,得到皇帝赏识并升迁为翰林学士承旨,参与朝政决策。 由于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崇尚文学,提倡文人雅士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因此在刘筠任职期间,有许多宫廷宴会、节日庆典等活动,皇帝都会命群臣赋诗作文以资娱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奉和皇帝的诏令,以表达对皇室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