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旧居

标题包含
怀旧居
毛竹千丛蔽野亭,晓猨惊后乱峰青。 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紫殿深沉频视草,缁帷寂寞自飞萤。 振衣本为苍生起,肯向荀家祇聚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茂密的竹林遮盖了田野上的亭子,清晨的猿猴惊慌失措后,群山显得更加青翠。汉朝的朝廷已经审议了数千份文件,周朝仍在研读十二部经典。深宫内苑中,官员们频繁地起草文书;而在静寂的僧舍里,只能看到萤火虫在飞舞。整理衣冠是为了拯救众生,岂能只是为了荀家的繁文缛节和繁琐的事务呢?
去完善
释义
《怀旧居》:这是一首描述古人怀念故居的诗词。 1. 刘筠:北宋著名文人。 2. 毛竹千丛蔽野亭:描绘了山野间竹林繁茂的景象。毛竹,指代竹子;千丛,形容数量众多;野亭,指山野间的亭子。 3. 晓猨惊后乱峰青:猿猴在清晨发出叫声,使得周围的青山更加秀丽。晓,指清晨;猿,指猿猴;乱峰,形容山峰众多且形状各异。 4. 汉庭已奏三千牍:形容朝廷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书籍资料。汉庭,指汉朝的朝廷;奏,陈述的意思;三千牍,形容书籍之多。 5. 周室仍繙十二经:表明周朝的皇室仍在研读经典。周室,指周朝的皇室;繙,翻阅的意思;十二经,指儒家经典中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十二部。 6. 紫殿深沉频视草:描述皇宫内深邃的氛围以及频繁阅览文件的场景。紫殿,指皇宫;深沉,形容宫殿的宏伟和神秘;视草,查阅文书的意思。 7. 缁帷寂寞自飞萤:描绘寂静的夜晚,萤火虫飞舞的画面。缁帷,黑色的帷幕,象征夜晚;寂寞,形容环境宁静;飞萤,指萤火虫。 8. 振衣本为苍生起:诗人表示整理衣冠是为了拯救百姓。振衣,整衣之意;苍生,指广大百姓;起,兴起,这里指拯救。 9. 肯向荀家祇聚星:暗示自己不会效仿荀子只关心学术研究。荀家,指荀子;祇,只;聚星,指关注学术研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感慨万千的情景。首联以“毛竹千丛蔽野亭,晓猨惊后乱峰青”两句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和生机勃勃。颔联中的“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则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学识底蕴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颈联中,“紫殿深沉频视草,缁帷寂寞自飞萤”一联则以宫廷与自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尾联“振衣本为苍生起,肯向荀家祇聚星”则表明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心怀百姓,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旧居》是北宋著名文人刘筠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5年左右,正值刘筠步入晚年时期。当时宋朝国力逐渐强盛,文化艺术繁荣,刘筠作为一位文坛领袖,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在人生方面,刘筠早年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吏部侍郎等要职,但因党争而遭贬谪,后半生辗转各地为官。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宦海浮沉,体会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历史背景方面,这一时期正是北宋开国初期,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国家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新旧党争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筠的诗词作品既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又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