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禁中庭树

标题包含
禁中庭树
羽叶笼盘石,虬枝拂画堂。 夜声含素瑟,晓影逼扶桑。 好借鸾为瑞,无容麝损香。 宁知千载后,祇美召公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羽毛状的叶子覆盖在石头上,弯曲的树枝轻轻掠过画堂。 夜晚的声音如轻柔的弦乐,拂晓时的影子靠近东方。 愿以凤凰作为祥瑞,不愿麝香损害了花香。 谁知道千年之后,人们只赞美召公手植的甘棠。
去完善
释义
1. 羽叶:指鸟类的羽毛,这里用来形容树叶的形状。 2. 笼盘石:一种古老的盆景艺术,将石头、植物等组合在一个盆中。 3. 虬枝:弯曲的树枝,形似龙蛇,这里用来形容树的枝条形状。 4. 拂画堂:拂过华丽的宫殿。 5. 素瑟:指普通的古琴。 6. 晓影:早晨的阳光照射下的影子。 7. 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阳光。 8. 好借鸾为瑞:借助鸾鸟的美好形象来寓意吉祥。 9. 无容麝损香:不要让麝香的香气影响到树木的天然香气。 10. 宁知千载后,祇美召公棠:谁知道千年之后,只留下了召公棠的美名。
去完善
赏析
《禁中庭树》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树木景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诗中以“羽叶笼盘石,虬枝拂画堂”写出树木的形状与姿态,以“夜声含素瑟,晓影逼扶桑”描绘其声音和光影,动静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人通过树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品质的赞美。结尾一句“宁知千载后,祇美召公棠”则暗示了诗歌的主题,即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久留存,成为后世的楷模。整首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禁中庭树》是北宋诗人刘筠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79年,正值宋太宗赵炅在位时期。刘筠在当时是翰林学士,深受皇帝赏识。然而,在这首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复杂的宫廷斗争和人事纠葛。 在诗的创作期间,刘筠的仕途虽然平坦,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当时,北宋朝政受到权臣吕蒙正、寇准等人的影响,他们之间的权力争斗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筠深感危机四伏,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忧虑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此外,刘筠本人也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他曾因为与寇准意见不合而被贬谪,后来又因皇帝的庇护得以重回朝廷。这些经历使他对宫廷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