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日

标题包含
即日
地僻无车辙,心灰欲坐忘。 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 日烈蝉遗蜕,花休蜜满房。 覆觞知已久,宁有次公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地处偏远没有车马通行,心情低落几乎忘记一切。 尽管有雷声炸响但只击破柱子,深草丛中感觉不到凉爽。 阳光炽烈时蝉儿留下空壳,花朵凋谢但蜜蜂满载蜂蜜而归。 倒酒而饮已经很久了,难道还有像次公那样的人吗?
去完善
释义
1. 地僻:指地处偏远、荒凉的境地。 2. 无车辙:没有车马来往的意思,反映出环境的荒凉。 3. 心灰:灰心丧气的状态。 4. 坐忘:道家的一种修炼境界,指的是坐禅时心境空明,达到忘却世俗杂念的境界。 5. 疾雷:快速的雷声。 6. 破柱:表示雷电击碎了柱子。 7. 幽草:暗处的小草,形容不受人注意的草木。 8. 迎凉:享受凉风的抚慰。 9. 日烈:太阳强烈照射,天气炎热的意思。 10. 蝉遗蜕:蝉脱壳留下皮囊的现象。 11. 花休:花朵凋谢。 12. 蜜满房:蜜蜂采集花粉制作蜂蜜的过程。 13. 覆觞:饮酒后再将酒杯倒扣过来,表示不再饮酒。 14. 次公狂:次公是古代一位狂士的名字,这里借代狂放的举止行为。
去完善
赏析
《即日》是北宋诗人刘筠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境悠然的生活场景。首联“地僻无车辙,心灰欲坐忘”,表现了诗人地处偏僻之地,无人打扰,心灵得到净化,甚至达到静坐忘我的境界。颔联“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运用自然界中的形象比喻,以疾雷之响比喻世事的喧嚣,以幽草不迎凉暗示自己的清心寡欲,超然物外。颈联“日烈蝉遗蜕,花休蜜满房”,描述夏日阳光强烈,蝉蜕留下痕迹;花开过后,蜜蜂在花朵间采蜜满载而归的景象。尾联“覆觞知已久,宁有次公狂”,表达诗人饮酒赋诗,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含蓄表明不愿像汉代贾谊那样,因忧国忧民而抑郁成疾。整首诗格调清新脱俗,呈现出一种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理想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刘筠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95年,正值刘筠晚年时期。在这一年里,刘筠辞去了朝廷的职务,回到家乡颐养天年。 当时正值宋真宗赵恒在位,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僚腐败、权臣用事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刘筠身处其中,对时局感到忧虑,但他又无法改变现实,于是选择远离官场,过起隐逸生活。 这首诗表达了刘筠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他在诗中写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对他人生中遭遇挫折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时代的大潮,只能顺应自然,过好自己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