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
利觜由来得擅场,尽迁豪富入咸阳。
属车夜出迷云雨,峻令朝行剧虎狼。
前殿建旗凌紫极,东门立石见扶桑。
从臣嘉颂徒虚美,不柰卢生谶国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犀利口才赢得一片喝彩,引来富豪移居咸阳。
夜幕时分车队迷失雨中,朝廷清晨行动艰难如虎狼。
前殿树立旗帜直冲云霄,东门矗立巨石望向东方。
随从大臣赞美不过是虚有其表,无法阻挡预言中国家的灭亡。
去完善
释义
1. 始皇:指秦始皇嬴政,秦朝的开国皇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 刘筠:北宋著名文人,进士出身,累官至尚书右丞,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
3. 利觜:鸟喙锐利,这里比喻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口才。
4. 擅场:独占鳌头,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比赛中独占优势。
5. 豪富:富贵人家,有钱有势的人。
6. 咸阳:秦朝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7. 属车夜出迷云雨:属车,随从车辆;迷云雨,浓密的云雾。这句描述了秦始皇出行时的气势。
8. 峻令朝行剧虎狼:峻令,严厉的法令;剧虎狼,像猛虎恶狼一样凶猛。这句描绘了秦始皇推行严刑峻法的形象。
9. 前殿建旗凌紫极:前殿,皇宫的正殿;建旗,树立旗帜;紫极,天空的最高处,这里指皇帝的宝座。这句表达了秦始皇的权威地位。
10. 东门立石见扶桑:东门,古代都城的东门;立石,树立石碑;扶桑,太阳初升的地方,这里象征遥远的东方。这句表示秦始皇统治下的疆土辽阔。
11. 从臣嘉颂徒虚美:从臣,皇帝的随从大臣;嘉颂,赞美歌颂;徒虚美,只是空洞的赞美。这句揭示了群臣对秦始皇的阿谀奉承。
12. 不柰卢生谶国亡:不柰,无奈;卢生,传说中的人物,精通星象占卜;谶国亡,预言国家灭亡。这句表示秦始皇无法阻止卢生预言的实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秦始皇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迁豪富入咸阳、属车夜出迷云雨等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示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帝王气度。然而,诗人也指出了秦始皇的暴政和对民众的压迫,如峻令朝行剧虎狼一句,暗示了秦始皇的严苛法令使得百姓疾苦。最后两句诗,从臣嘉颂徒虚美,不柰卢生谶国亡,则揭示了秦始皇的统治终究无法长久,因为他的暴政引发了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这首诗歌既赞美了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又对他的人性和治国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始皇》刘筠:这首诗歌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帝制的雄伟画卷。诗中的“横秋”一词表明了秦始皇的强大与威严。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秦始皇的敬仰之情。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刘筠生活在这个动荡而辉煌的时代,他亲眼见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性时刻。因此,在《始皇》这首诗中,刘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秦始皇的伟大成就,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