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
碧树阴浓扣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仙经若未标奇相,琴操何因寄恨声。
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树荫浓鸟鸣深,梦回华亭夜不安。
仙家不见神奇事,琴曲声中寄托愁。
修养性情感优越,保全身体需和谐。
仙草瑶池春水伴,得享富贵亦荣耀。
去完善
释义
1. 华亭:上海的古称。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江南地区。
2. 仙经:道教经典。这里指古代传说中有记载神仙事迹的书籍。
3. 琴操:古琴曲集。这里借指音乐艺术。
4. 芝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
5. 玉水:清澈的水源。这里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鹤》刘筠这首诗通过对鹤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碧树阴浓”和“华亭归梦”描绘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高雅的形象,而“仙经若未标奇相”和“琴操何因寄恨声”则表达了诗人对鹤的神秘感和神秘形象的好奇。接下来两句“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通过比较鹤与鸡、雁的不同品质,强调了鹤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质。最后两句“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则是诗人想象鹤在美好的环境中自由飞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难得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宋代初期,大约公元960年左右。当时正处于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发展。然而,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士人阶层与皇室之间的矛盾。
刘筠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这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他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因才学出众而受到赵匡胤的赏识,成为朝廷官员。然而,刘筠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遭到贬谪。这使得他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进而反映在这首诗歌中。
诗中的"白鹤"形象,既是刘筠对自己身世的象征,也是对朝廷不公平待遇的控诉。他通过描绘白鹤的高洁、自由和孤独,表达了自身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