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上元
瑞荚盈端月,神灯灿宝辉。
执金停徼骑,坐狄敞朝扉。
激征清歌歇,晞阳醉客归。
可封家自乐,不独在轻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瑞荚满端月,神灯显光辉。
手握金箍棒,威风震朝门。
歌声激情满,阳光照醉人。
家中乐融融,不为财所累。
去完善
释义
1. 瑞荚:指稻谷之类的农作物,这里可以理解为丰收的景象。
2. 端月: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天月亮最圆,象征团圆。
3. 神灯:指元宵节赏灯的习俗,神灯寓意祈求神明保佑平安。
4. 执金:手持兵器,这里可以理解为守卫元宵灯会安全的人。
5. 徼骑:边疆地区的骑兵。
6. 坐狄:坐在朝廷朝堂上。
7. 激征:激励上进。
8. 晞阳:阳光,这里可以理解为繁华热闹的元宵景象。
9. 可封家:“可”通“何”,意为谁家,即哪一户人家。
10. 轻肥:富贵人家,这里指代元宵节中享受快乐的人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瑞荚(即花灯)充盈着端月(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神灯璀璨如同宝辉。人们欣赏着这样的美景,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节日的欢快气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上元》是北宋文人刘筠的一首应制诗,作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元宵节期间。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喜好文学,曾举办多次文学活动。刘筠受到皇帝的宠爱,得以参加这些宫廷诗会。这首诗歌颂了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也反映了北宋初期国泰民安的景象。
在宋代初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文化发展迅速。刘筠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他的文才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以及对皇家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