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刘校理属疾

标题包含
刘校理属疾
抚枕凄然掩北轩,汉庭谁问马文园。 风簷鸱啸厨烟绝,月树乌惊药杵喧。 戏习五禽成妙术,学亏一篑阻微言。 不因九奏清尘耳,天露应迷简子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躺在床上,惆怅地望着北面的窗户,有谁关心那位汉朝的马文园呢?屋檐下狂风呼啸,厨房的炊烟已然断绝;月光洒在树上,乌鸦因听到药臼的声音而受惊。尽管通过练习五种禽类的动作领悟了神奇的医术,但只因欠缺一小步,阻碍了真正的学问。如果不借助那曲美妙的音乐来清洁世俗的耳朵,那么来自天上的甘露应该会被简子的灵魂所迷失吧。
去完善
释义
1. 抚枕:抚,抚摸;枕,枕头。形容病中倚枕之状。 2. 凄然:悲伤的样子。 3. 北轩:指房屋北面的窗户或小室,此处泛指住处。 4. 汉庭:汉代宫廷,借指朝廷。 5. 马文园:东汉时期的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著名学者,以善辞赋著称,曾官至大司徒。马融患有疾病,朝廷派人慰问他。这里用马融的典故,暗指自己生病却无人关心。 6. 风簷:檐,屋顶伸出部分。风簷即风吹动的屋檐,喻指疾病的困扰。 7. 鸱啸:鸱,猫头鹰;啸,啼叫。猫头鹰在风中啼叫。 8. 厨烟:厨房里的炊烟。 9. 月树:月光下的树木。 10. 乌惊:乌,乌鸦;惊,受惊吓。乌鸦受到惊吓。 11. 药杵:捣碎药材的木棒。 12. 五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13. 妙术:神奇的医术。 14. 一篑:篑,竹筐。比喻只差一点点就能成功。 15. 微言:含义深刻的话语。 16. 九奏:古代音乐术语,九段乐章。 17. 清尘:洁净的空气。 18. 天露:天然的露水。 19. 简子:指古代圣贤之士。
去完善
赏析
刘筠的这首《刘校理属疾》描绘了他生病时的孤寂情景,以及他渴望得到关注的心情。首句“抚枕凄然掩北轩”以简洁的语言表现出诗人病中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两句“汉庭谁问马文园,风簷鸱啸厨烟绝”暗示了诗人在朝廷中不受重视,孤独无依的状态。第三联“月树乌惊药杵喧,戏习五禽成妙术”描述了诗人通过养生之道来调养身体,希望借此恢复健康。然而最后一联“不因九奏清尘耳,天露应迷简子魂”表达出诗人依然怀有壮志,期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整首诗语言古朴,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校理属疾》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刘筠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真宗时期(998年-1022年)。此时,刘筠任翰林院编修,因疾病而暂别工作。 刘筠,字子仪,父亲刘温叟为北宋初年的名臣,家教严谨。刘筠少时即聪颖过人,入朝为官后颇具政治才干,深得皇帝赏识。然而,他性格刚直不阿,不愿随俗浮沉,因此在仕途上屡遭波折。在这段时间里,他因病请假,暂时离开翰林院的工作岗位。 在宋真宗时期,北宋文坛出现了“西昆体”诗歌流派,崇尚对前人诗句的模仿和雕琢,追求形式华美、典故丰富的艺术效果。刘筠身处其中,虽也受其影响,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诗作以辞藻华丽、意境高远著称,但在形式和内容上又不失自然朴实的本色。 综上所述,《刘校理属疾》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真宗时期,刘筠因病暂别翰林院工作岗位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和政治环境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