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一
淝上英游远,江南庆系长。 二卿双戟贵,七叶一门光。 早负鹏天阔,先分桂籍香。 中兴谁第一,勋烈在旗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周麟之"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淝水之畔的英雄事迹已成遥远的传说,而江南一带的庆祝却犹在眼前。 两位贤能之士以英勇善战著称,他们出身的家族更是世代荣光。 年轻的英雄们志存高远,早已名满天下;更兼聪慧伶俐,桂花般的美誉无法遮挡。 那么谁是中兴时期的第一人呢?他的功勋和荣耀早已镌刻在历史的旗帜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淝上:指淝水流域一带,此处代指张公家乡或与张公有关的地方。 2. 英游:杰出的交往或游历。 3.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用来形容张公的家族根基深厚。 4. 庆系:指家族的世系繁衍。 5. 二卿:指张公两位贤能的儿子。 6. 双戟:古代一种仪仗兵器,这里表示尊贵地位。 7. 七叶:指代代相传的家族,这里形容张公家族声名显赫。 8. 鹏天阔:形容张公志向远大。 9. 桂籍香:古代科举及第者的名录,喻指朝廷选拔人才的资格。 10. 中兴:国家由衰败到复兴的过程。 11. 旗常:古代帝王祭祀所用的旗帜,这里表示功勋卓著。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的第一首,是为悼念一位名为张公的毗陵(今江苏常州)人所作。诗人周麟之以简洁、沉稳的文字,回顾了张公辉煌的一生,彰显了他的功绩与荣耀。 首联“淝上英游远,江南庆系长”讲述了张公在淝水之战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作为江南地区的杰出人物,为家族带来的荣光。这里提到的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周朝时期苻坚率领大军南下进攻东晋,最终在东晋丞相谢安的领导下赢得了胜利。 颔联“二卿双戟贵,七叶一门光”则颂扬了张公家族的显赫地位。据《左传》记载,周公摄政七年,诸侯都朝拜他,有人献给他一把表示权威的斧头,称为“元圭”。因此,周公被视为一代明君。张公家族因有周公这样的祖先而光彩照人。 颈联“早负鹏天阔,先分桂籍香”描绘了张公年轻时就胸怀壮志,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他的才干和德行使他在众多英才中脱颖而出,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这一联通过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张公的广阔胸襟和高尚品质。 尾联“中兴谁第一,勋烈在旗常”则是对张公一生功绩的最高评价。在他的努力下,国家实现了中兴,繁荣昌盛。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记于史册,成为后世楷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周麟之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周麟之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为官,但因种种原因被贬,最后在山林间度过了余生。尽管如此,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人民的关爱始终如一。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金人南侵使得国土破碎,人民生活困苦。但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在南宋逐渐恢复,人们开始关注道德教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下,周麟之以诗为武器,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