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 其二
寒风吹脑赤霄边,飞鸟犹难到绝巅。 下见人间又成海,恍惊身世此何天。 岩腰半白春留雪,僧面多黔日冐烟。 我亦淮南宗姓后,举家应合到神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摰(1038年-1117年),字敬舆,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江苏南京人,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三年,享年79岁。 刘摰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先后中进士及...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祝融峰":位于中国湖南省的衡山,是衡山的最高峰。 2. "上封寺":位于祝融峰之上的寺庙。 3. "赤霄":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禽,常用来象征吉祥和高洁。 4. "绝巅":指极高或极远的地方。 5. "下见人间又成海":形容从高处俯瞰,看到的人间景象如同海洋一般广阔无垠。 6. "恍惊身世此何天":表示自己突然醒悟到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这里的"何天"表示困惑。 7. "岩腰半白春留雪":形容春天时,山腰处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 8. "黔":原指贵州一带,这里可以理解为面部黝黑。 9. "冒烟":指烟气蒸腾。 10. "淮南":即安徽省淮南市。 11. "宗姓后":指同宗族的后裔。 12. "举家":整个家庭,全家。 13. "应合":应该会。 14. "神仙":这里指居住在山中修行的道士或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祝融峰时所见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寒风吹脑赤霄边,飞鸟犹难到绝巅”描述了寒风凛冽的寒冷环境,表现了祝融峰之高峻;颔联“下见人间又成海,恍惊身世此何天”通过俯视人间的视角,传达了诗人身处高处的惊讶与感叹;颈联“岩腰半白春留雪,僧面多黔日冐烟”描绘了山腰的白雪和僧人的面容,展示了环境的险峻与宁静;尾联“我亦淮南宗姓后,举家应合到神仙”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宗氏后人,希望能在此仙境般的景色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伟景时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刘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宋神宗元丰时期(1078年-1085年)。在这个时期,刘摰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经历了宦海浮沉,体会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的诗歌风格也由早期的豪放转向沉稳内敛,更多地关注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在宋神宗时期,朝廷对文人的优待政策使得文学创作氛围十分浓厚,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活跃在这个时代,如苏轼、黄庭坚等。刘摰作为这个时期的文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祝融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人生晚年的心境和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