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伯成画竹月岩寺
夫君自是雪霜姿,落笔风生更不疑。
留向岩前弄明月,桂枝相伴影参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丈夫天生高洁如雪霜,挥毫之间风度翩翩无疑议。
明月下放在岩石之前,桂枝与他相互依偎身影婆娑。
去完善
释义
1. 夫君:敬称他人丈夫或对别人男子的尊称,这里应该是对郭伯成的尊称。
2. 雪霜姿:指像雪一样纯洁的品质和风度。
3. 落笔:下笔,开始写作或画画。
4. 风生:有生气、生动之意。
5. 岩前:山岩前面。
6. 弄明月:玩弄明亮的月光,表示在月光下欣赏景色。
7. 桂枝:桂树的枝条,这里用来比喻竹子。
8. 影参差:指光影明暗的层次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郭伯成画竹月岩寺”,是胡寅对郭伯成画作的欣赏和评价。首句以“夫君自是雪霜姿”来形容郭伯成的气质和高洁情操,其中“雪霜姿”暗示了郭伯成坚韧不屈的品质。次句“落笔风生更不疑”则展现了郭伯成在绘画技艺上的高超造诣,以风生表示其画风灵动、自然,且能引人入胜。三、四句中,诗人将画中景色引入现实,用“桂枝相伴影参差”来描绘岩前的明月与竹林相映成趣的画面,突出了画作的意境之美。整首诗既赞美了画家的高尚品质,又表达了对其作品的由衷喜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郭伯成画竹月岩寺》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胡寅为郭伯成的画作所题的诗。胡寅(1098-1163),字明仲,号仲父,福建崇安人,南宋学者、政治家,历任礼部侍郎、秘书少监等职。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初期,此时南宋王朝刚刚建立,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但在北方仍有金兵威胁,民不聊生。这一时期,南宋士人纷纷关注国家前途,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在此背景下,胡寅作为朝廷官员和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个人生活方面,胡寅的生活并不平静。他曾因直言不讳而触怒权臣,被贬谪至广东潮州等地,后虽被召回,但仕途一直不顺。这使得他对现实有更深的感悟,也促使他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郭伯成是南宋时期的知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尤以画竹著称。他的画作往往以其精湛的技艺描绘出自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首题为《题郭伯成画竹月岩寺》的诗歌中,胡寅通过对郭伯成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同时也通过画作中的景物,传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