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绯桃花

标题包含
绯桃花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 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 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 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咸用,字宾王,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卒年及具体籍贯均不详,但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他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咸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他性...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苍茫天空的意愿是为谁停留,渲染得桃花灿烂准备迎接美好时光。尚未沉醉就已预知酒醒后会回忆,花儿欲开又担心凋谢时的忧愁。愚钝的飞蛾扑火难以熄灭,鱼儿在闪电下跳跃惊慌失措。为何梨花的美丽只是像雪一样短暂,春天里的美景仍然值得称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茫茫天意:形容天地广阔无边的样子,表达对自然造化之神奇的感叹。 2. 夭桃:指盛开的花朵,此处特指盛开的桃花。 3. 胜游:美好的游玩经历。 4. 未醉已知醒后忆:还没喝醉就已经知道醒来后会怀念这个时刻。 5. 欲开先为落时愁:花朵尚未完全盛开的时候就开始担忧它的凋谢。 6. 痴蛾乱扑灯难灭:形容飞蛾不断地扑向灯火,即使死亡也不能让它停止。 7. 跃鲤:指跳跃的鲤鱼,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8. 傍惊电:靠近闪电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身处险境的人。 9. 收:控制,制止。 10. 何事梨花空似雪:为什么梨花仅仅像雪一样白,却没有其他特点。 11. 称:称作,称为。 12. 悠悠: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而持久。
去完善
赏析
《绯桃花》是一首赞美春天美好景色的诗,诗人以绯桃花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盛开、凋落的过程,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茫茫天意为谁留?”这个问题既是对自然的发问,也是对生命的追问。接着,诗人以“深染夭桃备胜游”来回答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好是为了让众生欣赏和享受的。 接下来的诗句,“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诗人通过对绯桃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美景易逝的感慨。他虽然还没有喝醉酒,就已经预见到清醒后会怀念这个美好的时光;绯桃花在开放之前就已经在为将来的凋落而忧虑。这既是对生命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紧接着的“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诗人以灯前的飞蛾和受到惊吓的鲤鱼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人们面对美好事物时的贪婪和恐慌。飞蛾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扑向火焰,鲤鱼在雷电之下惊慌失措,这些情景都象征着人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贪婪和恐惧而导致痛苦。 最后两句“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诗人通过对梨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梨花洁白如雪,但终究会凋谢,如同春天的美好景色一样,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感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绯桃花》是唐朝诗人李咸用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晚唐时期(850年前后),这个时期唐代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但诗歌艺术依然繁荣。 在这个时期,李咸用作为一位民间诗人,生活艰苦,但他始终坚持创作。他曾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这首诗中,他以绯桃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创作背景方面,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然而,诗人们仍然坚持创作,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时代背景为李咸用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使他的诗歌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