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东风定何物,所至輙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帯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过带来一片新绿。小城的花市盛开,孤城环绕在柳树丛中。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寒冷的食物气息,眼前的江水映照着新年的氛围。然而却无法驱散心头的烦恼,只好借酒消愁。
去完善
释义
东风:春风。
定何物:指春天的事物固定为某一种情况或现象。
所至辄苍然:形容春风吹过之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市:指乡村的小市场。
花间合:形容花间的景象聚合在一起。
孤城:孤独的城池。这里可以理解为偏僻的城镇。
柳外圆:柳树外边的景象看起来像圆形。
禽声:鸟叫声。
犯寒食:指鸟类在寒食节这天还在叫。
江色:江河的颜色,这里指春天江水清澈的样子。
带新年:表示新年带来的新气象。
无计:没有办法。
驱愁得:驱散忧愁的方法。
还推:还是只能依靠。
到酒边:靠近酒杯,即借酒消愁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春归》这首五言律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首联“东风定何物,所至輙苍然”中,诗人以“东风”为引,借问春风是何物,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描绘了繁华的市集、花朵簇拥的美景,以及远处柳絮飘飞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美好。颈联“禽声犯寒食,江色帯新年”通过描述鸟儿的叫声和江水的颜色,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则表达了人们在春天里面对忧愁时的无奈,只有借助美酒来驱散心中的烦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归》是南宋诗人唐庚在庆元二年(1196年)春天所作。此时正值金人南侵,宋室偏安江南的时期。身为文人雅士的唐庚身处乱世,却仍保持着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春日融融,万物复苏,然战争阴霾使春天失色。唐庚以此为题,抒发了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以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卷,然而画面背后的时代背景却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忧虑。他寄语春天,愿春天能早日回到人间,亦表达了希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