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圃十绝和朱待制 其六
五斗虽甚微,偃鼠饮满腹。
大书归来赋,有味数过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斗:此处的“五斗”借指俸禄或者官职。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作者自己的境遇。
2. 偃鼠饮满腹:语出《庄子·外物》的寓言故事。原意是有人看见田间的积水,怀疑是神明所赐,欲以瓢取水,却见水中溺死的偃鼠,于是收起瓢说,“用这一瓢之水,怎能救天下百姓呢?只有像神明那样的人才能拯救苍生。”后用这个故事比喻欲望的有限性,并告诉人们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在此诗中,作者借用该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心态。
3. 大书归来赋:大书,大字书写;归来赋,归隐山林的诗篇。这里是指作者辞官回乡后的生活状态,表示放弃名利,过上简朴宁静的生活。
4. 有味:在这里是指有深远的意境和内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县圃的景物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诗中以五斗米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时,诗人通过对“偃鼠饮满腹”的形象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借大书归来赋表达了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其对文学作品深刻的理解和品味。诗人认为,文学作品是有味的,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悟其中的韵味和深意。这也是诗人自身对待生活和人生的一种态度,即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品味,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县圃十绝和朱待制 其六》是南宋诗人薛抗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薛抗正经历着人生的重要转折。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日益衰落,他逐渐意识到政治的腐败和时局的艰难。在任职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生疾苦和社会矛盾,这使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正处于金、宋、元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由于金国对南宋的不断侵扰,以及蒙古铁骑的崛起,使得南宋政权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薛抗一方面忧虑国家的未来,另一方面又对官场上的腐朽现象感到痛心疾首。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薛抗创作了这首《县圃十绝和朱待制 其六》。诗中,他通过对县圃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仕宦生涯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