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何伯温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何伯温 其一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 鹤鸣夜漏午,步花独歌商。 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 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庭院前的木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洁白。夜幕降临,仙鹤报时,正是中午时分。漫步于花丛中,独自吟唱着《商颂》。露水打湿了衣裳,月光洒满了屋梁。内心深深反省,却无人可以倾诉,只能把心事藏在心底。
去完善
释义
1. “庭前木兰花”:诗中的“木兰花”指的是木兰树的花。 2. “皦皦扶春阳”:“皦皦”意为明亮;“春阳”即春天的阳光。 3. “鹤鸣夜漏午”:“鹤鸣”喻指诗人的声音;“夜漏午”表示夜深时分。 4. “步花独歌商”:诗人漫步在花丛中独自吟唱商调的歌曲。 5. “低迷露湿衣”:诗人形容自己在低矮的地方行走,露水打湿了衣服。 6. “浩荡月满梁”:“浩荡”指月光洒满整个房屋;“月满梁”形容月亮照亮了房梁。 7. “深省渺谁语”:表明内心深处的思考无人能诉说。 8. “中心空自藏”:形容诗人内心的情感无法隐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漫步庭院,欣赏盛开的木兰花时的心境。诗人以“鹤鸣夜漏午”的意境来表达他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诗歌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对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春日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何伯温 其一》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年),当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国被蒙古灭亡后,南宋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在这段时间里,洪咨夔作为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局势。他曾在一些地方担任行政长官,关心民生,致力于地方治理。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朽和蒙古势力的强大,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洪咨夔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洪咨夔以何伯温的诗歌为灵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他以“黄尘”、“白骨”等词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也对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表示同情。这首诗反映了洪咨夔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