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紫薇花

标题包含
紫薇花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华婉婉明朝霞。 何人得闲不耐事,听取蜂蝶来喧哗。 丝纶阁下文书静,能与微郎破孤闷。 一般草木有穷通,冷笑黄花伴陶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庭院前的紫薇刚刚开花,它的美丽就像早晨的朝霞一样婉约迷人。谁能闲暇时不受琐事打扰,听任蜜蜂蝴蝶在花间喧闹呢?丝纶阁下的文书很安静,这让我可以同这美丽的花儿一起打破孤独和郁闷。一般的草木也有它们兴衰的命运,只有菊花像陶渊明一样嘲笑世事的无常。
去完善
释义
1. 紫薇:这里指紫薇花,又称百日红,夏秋开花,花期较长。 2. 容华:美丽的花朵。 3. 婉婉:美丽、华丽的样子。 4. 明朝霞:比喻紫薇花像明天的朝霞一样美好。 5. 何人:谁,这里指赏花的人。 6. 不耐事:形容有闲暇时间去做喜欢的事。 7. 丝纶阁:古代皇帝发布政令的地方。 8. 微郎:指地位卑微的小官。 9. 破孤闷:排解孤独郁闷的心情。 10. 草木有穷通:意指花木也有繁荣与凋落之时。 11. 黄花:菊花。 12.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喜爱菊花而著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咏物诗,以紫薇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描绘了庭院前的紫薇花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花朵美丽,如同朝霞般绚烂。诗人以“容华婉婉”来形容紫薇花的美丽,突出了其高贵典雅的气质。这一句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颔联则写到了紫薇花的喧嚣与热闹。“何人得闲不耐事,听取蜂蝶来喧哗。”这里的“何人”并非指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泛指所有闲暇无事的人。这句诗通过描述蜜蜂和蝴蝶在紫薇花间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颈联则转向了诗人的自我感慨。“丝纶阁下文书静,能与微郎破孤闷。”这两句诗意味着,尽管诗人身处繁重的政务之中,但他仍然能够从欣赏紫薇花的美景中找到乐趣,排解心中的孤独和烦闷。这里“微郎”指的是诗人自己,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使面对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尾联则以黄菊和陶令作为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紫薇花的美。“一般草木有穷通,冷笑黄花伴陶令。”这里“黄花”指的是黄菊,而“陶令”则是陶渊明。诗人认为,尽管黄菊和紫薇都是植物,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陶令与黄菊相伴,象征着他的清高和隐逸;而紫薇花虽然看似平凡,却能在喧闹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美丽。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热爱的紫薇花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不必羡慕别人,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紫薇花》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金国南侵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 李流谦是一位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也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在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李流谦选择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紫薇花》这首诗。 《紫薇花》描绘了紫薇花的美丽与高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因为时代的动荡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变得愈发渺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流谦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