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王和叟赴果州

标题包含
送王和叟赴果州
芝兰祇合在阶庭,公子翩翩更老成。 白日朱门三列㦸,黑头华毂再专城。 一樽别酌心先醉,万里归桡梦易惊。 欲问楼高高几许,跨渠僊鹤到瑶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话译文: 高贵的兰花只适合生长在院落里,英俊的公子更显成熟稳重。 阳光明媚的大门,旁边有三杆戟矗立着,头发乌黑的人驾驶着豪华的马车再次成为城市的焦点。 一杯离别的酒还没喝就已经让我心醉了,梦境中仿佛看到万里之外的船只即将归航。 想知道高楼的高度是多少,就像一只仙鹤跨过沟渠抵达仙境一样轻松。
去完善
释义
1. 芝兰:指高洁的品行或德行。这里指王和叟。 2. 阶庭:台阶前的庭院,借指家世或家庭地位。 3. 公子:原意是诸侯的儿子,后来用来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这里也指王和叟。 4. 翩翩:形容举止优雅的样子。 5. 老成:有经验和有阅历的人。这里是指王和叟稳重而成熟。 6. 白日:太阳,比喻朝廷。 7. 朱门:古代王公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故称。这里指果州的官邸。 8. 三列戟:古代显贵之家门口陈列戟为标志,三列表示地位尊崇。 9. 黑头:白发,指年老。 10. 华毂:华丽的马车。 11. 再专城:再次担任地方长官。 12. 别酌:送别时饮用的酒。 13. 心先醉:心情先醉了,指送别时的不舍之情。 14. 归桡:归舟,指王和叟回程的船只。 15. 梦易惊:容易惊醒的梦,指思念家乡的梦境。 16. 楼高:指果州的地势高峻。 17. 跨渠:跨越渠道,指到达果州。 18. 仙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作者对王和叟的祝愿,愿他一路平安。 19. 瑶京: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果州。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王和叟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诗歌。诗人以“芝兰”比喻王和叟的高尚品质,认为他只应生活在宫廷之上,并赞颂他是翩翩公子,既成熟又稳重。接着诗人描绘了王和叟的辉煌成就,他在朱门中担任要职,并且在年纪轻轻时就已两次被任命为地方长官。然后诗人提到离别时的场景,虽然只是一杯酒之别,但心中早已沉醉其中。而那遥远的回归之路,仿佛如梦初醒般让人惊心。最后诗人设想了一幅美好的画面:登上高楼,俯瞰远方,以仙鹤般的姿态翱翔于天宫之中。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感慨与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王和叟赴果州》是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李流谦的作品。它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 李流谦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当时,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求和的政策。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心情,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李流谦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人生际遇是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最终辞官归隐。他的诗作主要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送王和叟赴果州》这首诗中,李流谦表达了送别友人王和叟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果州位于现在的四川省南部,在当时是一个边远地区,条件较为艰苦。李流谦通过描述果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疆土的分裂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