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使辽作十四首 其八

标题包含
使辽作十四首 其八
鼓角霜初晓,箫笳日欲曛。 莫为天外意,只作梦中闻。 问道无人迹,嘶风有马群。 山高飞鸟急,决眦入层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响起了军鼓和号角声,太阳逐渐西沉,箫笳的声音开始模糊。 不必去理会那不可捉摸的天外之意,就当它只是在梦境中听闻。 寻找道路,却不见人影,只有马群在风中嘶鸣。 山高大而险峻,鸟儿们飞得更快,仿佛要冲破眼睛,进入云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中常用以报时、传令或助军威。 2. 霜初晓:指清晨,带着寒霜的清晨。 3. 箫笳:古代的管乐器,此处借指边塞的景象。 4. 日欲曛:太阳即将落山。曛,日落时的余光。 5. 天外意:形容远方的情境。 6. 梦 中闻:在梦中听说或看到。 7. 道:道路。 8. 无人迹:没有人行走的迹象。 9. 嘶风:指马儿奔跑时发出的声响。 10. 高飞鸟急:形容飞鸟高飞时的迅疾。 11. 决眦:瞪大眼睛。 12. 层云:浓密的云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使辽作十四首 其八》描绘了诗人出使辽国时的所见所闻。在诗的开头,诗人以“鼓角霜初晓,箫笳日欲曛”的描绘,营造出一幅边疆战地的氛围。紧接着,诗人用“莫为天外意,只作梦中闻”的警句,传达了当时辽宋之间的关系复杂,自己心情沉重的心情。随后,“问道无人迹,嘶风有马群”的描绘又反映出边疆辽阔、荒凉的景象。最后,“山高飞鸟急,决眦入层云”则展现了诗人身处险境,却仍心怀壮志的高尚品质。全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使辽作十四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刘跂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边境并不平静,辽国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威胁,因此刘跂作为使者被派往辽国进行外交任务。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反映自己出使辽国过程中所见所感的诗篇。 刘跂本人是南宋的一位官员,他在任期间经历了许多磨难。在出使辽国之前,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尽心尽力。这次出使辽国,他不仅要在敌对国家之间斡旋,还要承受内心的孤独与忧虑。然而,正是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从而创作出这首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歌。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影响刘跂创作的重要因素。北宋时期,虽然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军事衰弱的问题日益严重。外患与内忧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却无能为力。在这种环境下,刘跂的诗歌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与悲悯。这使得他的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成为宋代诗坛的一股清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