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感怀
延陵七春梦,悲切意更微。
颇复吴牛喘,还多代马依。
去来纷混混,今昨是非非。
况在辽东鹤,千年方始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绵延古城里春日梦,
悲切之感愈发深重。
好比吴地水牛喘息,
又如边疆骏马依恋故土。
岁月匆匆流水逝,
今朝昨日已难分辨。
如同那辽东仙鹤,
历经千年方才归巢。
去完善
释义
1. 延陵:地名,即江苏省常州市。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延陵国的国都。此处用来指代薛季宣的家乡江苏常州。
2. 七春梦:比喻人生短暂,恍如一梦。七春,七年。
3. 悲切:形容悲伤痛苦的心情。
4. 颇: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相当”或“颇有些”。
5. 吴牛喘:源于古代吴地的水牛怕热,每到夏天就会喘气不止的传说。后来用“吴牛喘月”来形容天气酷热,或者喻指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喘息不已。
6. 多:表数量多。
7. 代马依:来源于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边草,牛羊满地走。代马依北风,飞鸟集西周。”这里的代马依是指远方的战马归来。
8. 去来:离去和归来。
9. 纷纷:杂乱的样子。
10. 混混:形容混乱的状态。
11. 今昨:今日与昨日。
12. 是非非:此处的“是非”表示对与错的意思,“是非非”表示那些对错已经模糊不清了。
13. 况:何况,表示进一步说明。
14. 辽东鹤:成语“辽东白豕”的寓言故事。原意是受到意外的恩赐而非常高兴。这里用来比喻离家多年的人终于得以回到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延陵感怀》,是南宋诗人薛季宣所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延陵的描绘,表达了其对故乡、历史以及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延陵七春梦,悲切意更微”中,“延陵”是指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同时也是诗人所在的家乡。在这里,诗人以延陵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七春梦”则暗含了时间的流逝,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悲切意更微”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哀愁。
颔联“颇复吴牛喘,还多代马依”中,“吴牛喘”是指吴地的水牛因为炎热而喘息,这里用来比喻民众的痛苦生活。“代马依”则是指北方的战马依恋故地,这里是用来形容士兵们的思乡之情。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颈联“去来纷混混,今昨是非非”中,“去来”是指过去和未来,“纷混混”则表示纷繁复杂,无法分辨。“今昨是非非”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质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尾联“况在辽东鹤,千年方始归”中,“辽东鹤”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指一只仙鹤在辽东海边停留了一千年后终于回到故乡。诗人以此作为结尾,寓意着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最终还是能够回到家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延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民生的关注。诗人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延陵感怀》是南宋诗人薛季宣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这期间,薛季宣身处南宋朝廷,担任幕僚职务,参与政事。他看到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心中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他也深感自己作为文人,虽然对国家的治理有一定的见解,但在实际的政治斗争中却无力改变现状。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薛季宣以延陵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借用了战国时期吴国的季札让国的故事,以及延陵作为季札的封地的历史背景,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追求。他希望当时的官员能像季札那样,廉洁奉公,为国为民着想,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争权夺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