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马城花窠

标题包含
马城花窠
老子西城住,今逾十载期。 栽花成茂树,种柳长高枝。 移接从渠巧,夸传到处知。 担头挑卖去,一一是趋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老子:对长辈的尊称,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 2. 西城:指在城市的西边区域居住。 3. 逾:超过。 4. 十载:十年。 5. 期:期待的时间。 6. 栽花:种植花卉。 7. 成茂树:花朵长成茂密的树木。 8. 种柳:种植柳树。 9. 长高枝:枝条变得更高。 10. 移接:移植和嫁接。 11. 从渠:跟随他人。 12. 夸传:炫耀传播。 13. 担头:肩挑货物出售的人。 14. 挑卖:挑着货贩卖。 15. 是:表示肯定。 16. 趋时:迎合时尚潮流。
去完善
赏析
《马城花窠》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居住西城的十年间,见证了花树的生长和变化。诗人以巧妙的笔法展示了花草树木的繁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世事变迁、时光荏苒之感。在欣赏这幅生动的画面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城花窠》是南宋诗人吕午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9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北方金朝的威胁始终存在,民间疾苦难以消除,使得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充满忧虑。 吕午在此时活跃于文人墨客之间,他与陆游、辛弃疾等著名文人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个时期,吕午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生活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这些人生经历的影响,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虽然暂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战争,但金朝的威胁始终存在,使得南宋朝廷上下无不担忧国家安危。在这样的背景下,吕午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总之,《马城花窠》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吕午在面对国家局势和个人人生经历的同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