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雪庵禅师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
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领悟到了无生的奥妙,回归空灵如同回到故乡。
幽静的竹林小屋不过三尺见方,石床上焚着一炉淡淡的香。
破旧的外衣依然挂在树上,新发芽的小松突然穿过了墙壁。
在这僧舍里我似乎无法长久停留,又要面临几日的寂寞凄凉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悼雪庵禅师:悼念一位名为雪庵的禅师。
2. 无生妙:指佛教的无生法忍,即领悟到一切事物无自性,没有生起、灭尽的真理。
3. 归空:意指死亡或离世。
4. 竹房:用竹子建造的房屋,此处代指雪庵禅师的住所。
5. 三尺像:指雪庵禅师的遗像。
6. 石榻:石头做的床铺。
7. 一炉香:指燃香祭拜。
8. 坏衲:破旧的衣服,这里指雪庵禅师生前穿过的僧袍。
9. 新松:新生长的松树,比喻有生命力的东西。
10. 僧中留不得:指雪庵禅师离世,无法继续在僧团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雪庵禅师的诗。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作者旨在表达对雪庵禅师的哀悼之情。诗中的“悟了无生妙”,表示雪庵禅师已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达到了涅槃的境界。“归空若故乡”则寓意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亡如回归故里般平静。
诗人接下来描绘了雪庵禅师的生活情景:简陋的竹屋、焚香的石榻、破旧的僧袍以及新绿的松树。这些画面呈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表达了雪庵禅师远离尘世的清心寡欲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僧中留不得,几日为凄凉”表达了作者对雪庵禅师逝去的惋惜之情。虽然雪庵禅师已经达到了解脱生死的境界,但他的离世仍让诗人感到悲痛与哀伤。整首诗以哀而不伤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对雪庵禅师深切的悼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雪庵禅师》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此时正值宋朝南渡后的政局相对稳定时期,也是文人墨客崇尚禅宗佛学思想的时期。
翁卷作为南宋的著名诗人,其生活时期适逢南宋文人士大夫对于禅宗教义的普遍关注。他在这一时期参与禅宗活动,结识了雪庵禅师等佛门高僧,并对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佛学造诣十分敬佩。在与雪庵禅师交往过程中,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1194年,雪庵禅师去世,翁卷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他为了悼念这位挚友,写下了这首《悼雪庵禅师》。在这首诗中,翁卷表达了对雪庵禅师辞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雅士与禅宗僧侣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禅宗精神的共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