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
从此江东还渭北,莫因契阔负诗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官场生涯如浮萍不定,最后的日子和同仁共事却也如大厦将倾。
欣喜地看到山水相伴,却突然被离别之声扰乱心境。
别离之际,恋恋不舍地看着云朵,又见舟楫在雪地里前行。
此后在江东站定,还是回到北方吧,不要因为世事无常而背弃了写诗的初衷。
去完善
释义
1. 宦游:指在外做官或游历。这里指在各地为官的经历。
2. 踪迹:足迹,行踪。这里指人生经历。
3.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上,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4. 末路:最后一段旅程,这里指人到晚年。
5. 从公:跟随他人,这里指追随上司或同事。
6. 盖:大概,表示推测。
7. 倾:倒塌,这里形容身体衰弱。
8. 方喜:刚刚高兴,刚刚喜欢。
9. 溪山:泛指山水风景。
10. 来入社:加入诗社的意思。
11. 忽惊:突然惊讶。
12. 弦管:指音乐,这里指离别的曲调。
13. 河梁:桥梁的通称,这里指送别的地方。
14. 恋恋:留恋不舍的样子。
15. 看云别:看云分别,形容离别的场景。
16. 剡棹:指用剡木制作的船桨,这里代指船只。
17. 载雪行:载着雪行走,形容行进的艰难。
18. 江东: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区。
19. 渭北:渭水以北的地区,这里指姜总管所在的地区。
20. 契阔:久别,分离。
21. 诗盟:诗歌结谊的意思,这里指诗歌创作的约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姜总管告别时的复杂情感和美好期许。诗人用“浮萍”这一形象来形容自己的宦游生活,表达了对自己漂泊不定、无法掌控命运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追随姜总管,然而又感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第三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但忽然间离别的悲伤打破了美好的氛围。“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场景,既有不舍之情,又有对未来旅程的期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望,并强调不要因久疏联系而辜负了彼此的诗才与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态度和真挚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初至13世纪末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宋初年,金兵南下,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南渡,寻求安宁之地。虞俦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到了江南地区,担任了苏州知州一职。
在虞俦任知州期间,他与时任吴门总管的姜士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姜士安是南宋的一位将领,曾任广东制置使等职,后调任吴门总管。两人在共同治理苏州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然而,虞俦因故被调任他职,不得不离开苏州。临别之际,虞俦写下了这首《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以表达对姜士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诗中,虞俦通过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与姜士安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许。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面对离别时的豁达胸怀,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的离愁别绪和社会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