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苦雪

标题包含
苦雪
积雪冥冥春不淹,流光骤去十之三。 根拳枝折物可念,衣敝履穿吾自堪。 天枢回环错寒燠,地轴开阖差朔南。 乾坤密移世莫测,安得辨士能剧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雪茫茫的春天尚未过去,时光匆匆流逝已有三分之一。万物仍在寒冷的冬天中度过,而我自己也能忍受着破旧的衣物和鞋子。天上的北斗星围绕着地球旋转,带来寒冷和温暖的变化;而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和四季的差异。天地之间的变化如此细微而迅速,世人难以预测,哪里还能找到有智慧的人来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呢?
去完善
释义
1. 苦雪:指严重的雨雪天气。 2. 刘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原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3. 积雪冥冥春不淹:积雪严重,春天来临但无法消融。 4. 流光骤去十之三:时光飞快流逝,已经过了近三分之一。 5. 根拳枝折物可念:植物因寒冷而根茎紧缩、树枝折断,显得十分可怜。 6. 衣敝履穿吾自堪:自己即使衣服破旧、鞋子穿孔也能忍受。 7. 天枢:北极星。 8. 回环错寒燠:北极星的转动导致冷暖交替。 9. 地轴:地球自转的轴线。 10. 开阖差朔南:地球的自转使得北半球的白天黑夜发生变化。 11. 乾坤密移:天地间的变化非常细微。 12. 安得辨士能剧谈:怎么能找到有见识的人来详细谈论此事呢?
去完善
赏析
《苦雪》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冰雪迟迟不退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变化多端的特点。全诗分为四联,每联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 首联“积雪冥冥春不淹,流光骤去十之三”描述了冰雪覆盖的大地仍然被春天遗忘,时间过得飞快,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这一联揭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不公,令人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 颔联“根拳枝折物可念,衣敝履穿吾自堪”表现了草木在寒冷的环境中挣扎求生的景象,作者以自身的经历为对照,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颈联“天枢回环错寒燠,地轴开阖差朔南”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复杂而奥妙的道理,天地间的阴阳冷热,南北之分,都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尾联“乾坤密移世莫测,安得辨士能剧谈”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之心,人类虽然智慧,但仍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复杂的规律,只能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其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更使得它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艺术作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雪》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刘敞的一首咏雪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70年,正值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刚刚建立不久,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在这个时期,刘敞正担任着地方官职,他在观察自然变化的同时,也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厚的关注。因此,当他看到雪景时,不禁联想到了百姓在严寒中的艰苦生活。 当时,北宋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人士子有了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然而,社会阶层的固化也导致了许多人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刘敞正是看到了这种现象,才写下了这首《苦雪》,表达了他对民生苦难的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