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萍乡

标题包含
过萍乡
悠悠休问渡江萍,山人毛人丹已成。 路入潇湘向西去,暮云寒日下孤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阮阅(约公元1050年-约公元1120年),字景语,号竹坡居士,又号鸿胪山人。北宋文人,江西宜黄人。 阮阅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闻名乡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悠闲的时光请不要打扰漂泊的浮萍,山里的人已经在毛人丹处成功了。 道路通往湘江,向西方前进,夕阳下的寒日映照在孤独的城楼上。
去完善
释义
1. 过:经过,路过。这里是诗人在路上经过萍乡的情景描述。 2. 悠悠:连绵不断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江水和萍水的交融景象。 3. 毛人:字面意思是长有毛发的人,这里可能指山中隐士,或者诗人自指。 4. 丹已成:炼丹成功。丹,道家炼制的药物;成,完成。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述其修炼成果。 5. 潇湘:潇湘江水,位于湖南省。这里是诗人路过的目的地。 6. 西去:向西行进。诗人正朝着潇湘江水的方向前进。 7. 暮云:傍晚的云彩。这里用来描绘天色渐暗的景象。 8. 寒日:寒冷的太阳。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夕阳的余晖给人带来的寒意。 9. 孤城:孤独的城市。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所见的某一城镇。
去完善
赏析
《过萍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阮阅在旅途中经过萍乡时的所见所思。诗中,诗人以“悠悠”开篇,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淡然心境。接下来,诗人提到“山人毛人丹已成”,这是诗人对山人毛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成就的肯定。然后,诗人通过“路入潇湘向西去”的表达,展现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有对未来行程的期待。最后,诗人以“暮云寒日下孤城”结尾,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飘荡着寒冷的云朵,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苍凉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思,也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萍乡》是宋代诗人阮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宋时期路过萍乡时的所见所感。阮阅,字世美,自号四明狂客,其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主要见于宋人徐度所著的《却扫编》。他生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擅长诗歌创作,作品以淡雅自然著称。 在创作这首《过萍乡》时,阮阅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南宋政局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阮阅在国家危亡之际,心怀忧国忧民之情,四处奔波求仕。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萍乡沿途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南宋时期,萍乡地处江西西南部,紧邻湖南和广东,地理位置重要。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采茶戏、纸鸢等民间文化活动颇具特色。然而,随着金兵南下侵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萍乡等地也受到了战乱的波及,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阮阅在途经此地时,深感痛惜,于是借诗抒怀,发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