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槐迳弟
孤僻由天性,看山独展眉。
岂无身后虑,犹课病中诗。
泉石宁非祟,苍旻不可知。
平生唯爱菊,增我九秋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与生俱来,望着群山独自展露笑颜。
固然也会担心身后事,但仍坚持在病中作诗。
泉水和山石并非邪恶之物,苍天高远难以捉摸。
这一生只喜爱菊花,让我在秋天增添一份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哭槐迳弟:是南宋诗人薛嵎的一首悼念弟弟的诗。"哭"表示悲伤的心情,"槐迳"是他弟弟的字号,这里指代他的弟弟。
2. 孤僻:在这里是指他弟弟性格内向,喜欢独处。
3. 天性:天生的性格特点。
4. 看山独展眉:形容一个人在山中独自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5. 岂无身后虑:这是指对于死亡的准备和思考。
6. 犹课病中诗:即使生病也要坚持创作诗歌。
7. 泉石宁非祟:这句话意思是泉水和山石并不是造成病痛的原因。
8. 苍旻不可知:苍旻,指的是天空。这句诗句表达的是生死无常的道理。
9. 平生唯爱菊:这一生只喜欢菊花。
10. 九秋悲:秋天是一年中最悲伤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失去弟弟的哀痛之情。开篇两句“孤僻由天性,看山独展眉”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共有的孤独性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接下来的四句则是通过思考身后之事以及病中的诗作来表达诗人对弟弟离世的不舍和无奈。而最后两句“平生唯爱菊,增我九秋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弟弟在秋季赏菊的欢乐时光,以此突显失去弟弟所带来的巨大悲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离世无法言喻的哀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槐迳弟》是南宋诗人薛嵎在淳熙年间创作的悼念兄弟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诗词的创作时间为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这是南宋时期宋孝宗赵昚在位的时间段。在这个时期,宋朝经历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和商业重镇。然而,这个时期的南宋也面临着金国的威胁,边疆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困扰。
其次,从作者的生平和人生际遇来看,薛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他在淳熙年间与兄弟一起在临安攻读学业,后因其弟病故,悲痛之余写下了这首《哭槐迳弟》。
最后,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南宋的文化氛围和士人精神。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依然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士人们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强调个人品德和人格修养。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嵎的诗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敬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