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窗

标题包含
幽窗
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 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 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偓(约844年-923年),字致尧,又字致光,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年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韩偓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受到...查看更多
VERNON SABIN
去完善

译文
刺绣并非完美无暇,独自在幽静的窗户旁也不觉得快乐。 手上的橘子香气鲜嫩,口中的越梅酸甜可口。 即将分离时,心中充满了担忧和害怕,想要通过书信告知对方却也有诸多困难。 无法依靠喜鹊的话语来安慰自己,但还能暂时让自己心安。
VERNON SABIN
去完善
释义
1. 刺绣:指女子缝制衣物或饰品的行为。 2. 幽窗:光线较暗的窗户,这里可理解为女主人的居所。 3. 鲜欢:很少感到快乐。 4. 手香:手指沾染的香气,这里指女子的体香。 5. 江橘:柑橘类水果,此处代指女子的青春美貌。 6. 越梅:古越地的特产梅子,口感酸甜,这里指女子的娇羞与美好。 7. 密约:秘密约会。 8. 临行怯:即将分别时内心的担忧与恐惧。 9. 私书:私下传递的书信。 10. 无凭:无法依赖。 11. 谙鹊语:喜鹊能传达喜讯,这里暗示女子期待佳音。 12. 犹得:还能够。 13. 心宽:心情放松,指对未来的期许。
VERNON SABIN
去完善
赏析
《幽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一首描绘女子闺中生活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少女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状态。在诗的开头,“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描绘了女子并非无事可做,但却在幽静的窗前感到孤独和寂寞。接下来,“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则是通过对女子的味觉描述,展现其生活中的细节。她手中拿着新鲜的江橘,口中品尝着越地的梅子,这些事物都反映出她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然而,她在面对内心的情感时,却显得犹豫不决。在诗的结尾,她希望通过喜鹊的叫声来寄托心中的期望,以求获得片刻的心宽。整首诗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描绘,展现出女子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
VERNON SABI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窗》是晚唐诗人韩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幽窗,听风抚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宁静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这一时期,唐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诗人韩偓虽然身处乱世,但他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理想,坚守文人情怀。他曾担任朝廷要职,但因直言进谏而遭到排挤,最后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成熟,文人阶层地位逐渐提高,文人墨客们以诗歌为媒介,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慨。然而,这一时期的唐朝国力日渐衰弱,外部有少数民族侵扰,内部有农民起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偓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VERNON SABI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