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蝉鸣秋日槐树叶枯黄,石榴成熟担忧寒霜来。
石榴如紫鹦鹉般鲜艳,红色瓜瓤裹着黄色瓜皮。
雕刻精美的冰壶含着露水,色彩斑斓如同湘妃哭泣的泪痕。
女子刚嫁嗜好吃酸甜口味,咬破水晶般石榴无数颗。
去完善
释义
1. "蝉噪":指蝉在秋天的时候鸣叫,这里借以渲染秋天的气氛。
2. "槐叶黄":指槐树叶变黄,表示秋天来临。
3. "香老":指石榴的香味变得更加醇厚。
4. "流霞":指流动的彩霞,这里是形容石榴的颜色像彩霞一样美丽。
5. "包染紫鹦粟":指石榴的颜色就像包着紫色鹦鹉羽毛的果实。
6. "黄蜡纸裹红瓠房":描述石榴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黄色的蜡纸包裹着红色的果实。
7. "冰壶":指冰做的玉壶,这里用来比喻石榴的晶莹剔透。
8. "斓斑":指斑驳的色彩,这里用来形容石榴的颜色丰富。
9. "湘娥泣":指传说中湘江女神哭泣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石榴颜色如泪水般斑斓。
10. "萧娘初嫁":指新婚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石榴的新鲜。
11. "嗜甘酸":指喜欢酸甜的食物,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喜欢吃石榴。
12. "嚼破水精千万粒":描述女子吃石榴时,将石榴咬破,露出里面的果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榴的色泽、形态和口感,表达了对石榴的赞美之情。首先,诗人用“蝉噪秋枝槐叶黄”这一句展现出秋天的氛围,同时暗示了石榴的生长环境。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石榴的香味和颜色,用“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两句来刻画石榴的外表特征,使人们仿佛能看到那色彩斑斓的石榴果实。
在描绘完石榴的外貌之后,诗人又通过“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来展现石榴果实的质感,将其比作温润如玉的冰壶,并通过露水使其更加鲜活。最后,诗人以“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结尾,将石榴的口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以初嫁的女子为喻,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出秋天的气息和收获的喜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榴歌》是唐朝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赞美石榴花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人通过对石榴花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皮日休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他正身处长安城,作为一名官员参与国家的政务。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相对清明,民生富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皮日休逐渐发现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和民间的贫富差距,这使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皮日休通过观察石榴花的美丽形象,以其为象征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石榴花一样,拥有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