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单令自龙山迎月而归

标题包含
和单令自龙山迎月而归
招提炉上宝香氲,问信浮屠作祖人。 想得妙心同水镜,故应归路见冰轮。 清辉万里无穷雪,浄观千山不隔尘。 欲识新诗惟累句,颇惭曹植与君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炉上的招财宝香蒸腾,询问信仰的僧人是否已去往佛祖的身边。 想象着美好心灵如同明镜映照流水,所以应该在归途上能见到冰清玉洁的光辉。 那光辉像无边的白雪照耀着千万里,那清净观想使得千山阻隔不了佛法的传播。 要想理解这新的诗篇啊,只能从繁杂的语句中探索,我深感惭愧,无法达到曹植那样的境界,也无法让读者们亲近理解。
去完善
释义
1. 招提:佛教指僧侣的住处。这里可能指的是某座寺庙或僧舍。 2. 炉:佛教中焚烧香烛的器具。 3. 宝香:珍贵的香,用于供奉神佛。 4. 氤氲:烟气弥漫的样子。 5. 问信:询问消息。 6. 浮屠:即佛陀。这里是赞美和尚修行高深,达到佛陀的境界。 7. 作祖人:意为成为佛教传人。 8. 妙心:佛教语,指悟性高超的心。 9. 水镜:水面如镜,比喻心地明净。 10. 故应:应当是。 11. 冰轮:月亮。这里的“冰轮”借代明月。 12. 清辉:明亮的月光。 13. 无穷雪:无边无际的白雪景象。 14. 净观:以清净之心观察世界。 15. 不隔尘:心灵不受俗世烦恼困扰。 16. 欲识:想要了解。 17. 新诗:新写的诗篇。 18. 惟累句:只因为堆砌了过多的句子。 19. 颇惭:颇感惭愧。 20. 曹植:三国时期的著名文人。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写诗才能不如对方。 21. 君亲:尊敬的朋友和亲人。这里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首先,诗人以招提炉上的宝香和浮屠塔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庄重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妙心同水镜”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心灵相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寓含着诗人与友人在赏月时的共鸣。诗人描述的“清辉万里无穷雪,浄观千山不隔尘”的画面,将月光照耀下的白雪皑皑的山川呈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诗人用“欲识新诗惟累句,颇惭曹植与君亲”的自嘲,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期许和对友人的敬意。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单令自龙山迎月而归》是南宋诗人胡寅所作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个时期正值金国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动荡不安。 胡寅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在龙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此诗创作期间,胡寅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任南宋官职,后因不满朝政而辞官回乡。在他的后半生里,胡寅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育,培养了大批文人学者。 胡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故土的思念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家园的热爱。这种情感在胡寅的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