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在雨中凋谢,花瓣飘落在地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消逝。寒冷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天空中的云朵沉重而烟雾稀疏。华丽的帷幕遮掩了香炉的气息,而柳树外的秋千从画墙后面显现出来。春天里的山川起伏不定,凤凰钗倒置在地,而飞扬的柳絮进入屋檐下,让人们沉浸在春天的梦境中。在这美好的梦中时光,只有庭院的花朵和月亮知晓这一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落梅:梅花凋谢的时节,此处指梅雨季。2.着雨:被雨水打湿。3.消残粉:形容花瓣被雨水淋湿后破碎的样子。4.云重烟轻:指天空中云层厚重,烟雾弥漫。5.寒食:清明节前的节日,这一天禁火,人们吃冷食。6.罗幕遮香:用罗幕遮住香气,不让它散发出去。7.秋千出画墙:指秋千从院墙内伸出来。8.春山颠倒:春天山景倒映在水中。9.钗横凤:形容女子的发型和首饰。10.飞絮:飘飞的柳絮。11.檐:屋檐。12.春睡重:春天的睡眠很深。13.佳期:美好的时光。14.庭花:庭院里的花朵。15.月知:只有月亮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思绪的词作。上阕通过“落梅着雨消残粉”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春雨中的落花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的“云重烟轻寒食近”,则表达了寒食节将近的气氛,为全词增添了些许沉重感。下阕的“春山颠倒钗横凤”和“飞絮入檐春睡重”,分别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春困的感受。最后两句“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则传达了一种孤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在梦境中追寻美好时光的渴望,以及只能与花儿和明月共享秘密的心境。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一首佳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唐昇元(937-942年)年间,当时冯延巳正在担任南唐的丞相一职,辅佐皇帝李璟治理国家。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战乱频仍,各地政权割据。南唐虽为南方强国,但仍然受到北方周朝的军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冯延巳作为一代名相,不仅要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还要协助皇帝处理战事。这使得他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警觉和忧思。
冯延巳的词风独特,情感真挚深沉。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国家和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正是他对生活体验的深度描绘,以梅花凋谢、春雨绵绵的景象,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