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台阶前独立,看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月光透过帘栊显得格外皎洁。霜打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头,就像愁绪满怀的丁香花蕾。
深夜的寒冷尚未消散,心中的哀怨何时能停息呢?站在栏杆旁,我多想折断它,却无法抹去这无尽的愁绪。眼泪像两条玉筷子一样滑落,为了你,我心痛不已,这份情感有谁可以倾诉呢?
去完善
释义
【独立阶前星又月】: 独自站在台阶前,看到星空与明月交相辉映。
【帘栊偏皎洁】: 窗帘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霜树尽空枝】: 被白霜覆盖的树枝上光秃秃的没有叶子。
【肠断丁香结】: 丁香的花蕾多呈圆形,寓意愁绪难解。此处指为情所困,无法解脱的痛苦。
【夜深寒不彻】: 深夜里的寒气依然很浓。
【凝恨何曾歇】: 心中的忧愁与愤怒始终不能消除。
【凭阑干欲折】: 扶着栏杆,几乎要折断它。这里表达极度的哀伤与不舍。
【两条玉箸为君垂】: 眼泪如同美玉制成的筷子一样滑落下来。
【此宵情,谁共说?】: 这个夜晚的心情,有谁能与我一同分享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妇哀愁心境的词作。首句“独立阶前星又月”,以景物开篇,表达出孤单寂寥的氛围。接下一句“帘栊偏皎洁”,通过窗帘的明亮,反衬主人公内心的凄清。而接下来的“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则是将落叶飘零、丁香花开的场景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浓厚的哀愁意境。
下阕中,“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点明时间已入深夜,但寒意却未曾消退,主人公的离愁更是无尽无休。最后三句:“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则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倚栏遥望远方、泪流满面、无人倾诉的痛苦场景。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孤独、伤感的形象,使读者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0年左右,正值南唐建国初期,时局动荡不安。在这一年里,冯延巳出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等文书工作,他的才情得到了李昪的赏识,但同时也饱受排挤。
在南唐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词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忧虑。一方面,他渴望在国家治理中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抱负;另一方面,他担忧战乱不断、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