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见吕元锡闻往谒李仁甫奉简短作

标题包含
喜见吕元锡闻往谒李仁甫奉简短作
关塞三峨北,山川五渡西。 喜逢连璧友,来自钓璜溪。 先世施行马,高才滞割鸡。 平生李元礼,好士必提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雄壮的三峨山以北,看着广袤的五渡川西边。 有幸遇到这位难得的好友,他来自隐居之地。 祖先曾骑马行天下,你却怀才不遇如待割之鸡。 正如平生的楷模李元礼一样,对贤能之士定会扶持提拔。
去完善
释义
1. 关塞:指边界上的要塞;也指关隘、险要的地方。 2. 三峨:位于四川省的峨眉山。 3. 五渡:即五渡河,在四川西部。 4. 连璧友:字面意思是两个如宝玉般珍贵的朋友,这里指吕元锡和李仁甫。 5. 钓璜溪:形容隐居的高尚之士居住的地方。璜是一种半圆的玉,用来象征士人的美德。 6. 先世:祖先,世代。 7. 施行马:骑着马去施行教化,意指游历各地,广结善缘。 8. 滞割鸡:割鸡焉用牛刀的变体,指大材小用。 9. 李元礼:汉代名臣李膺的字,这里用作比喻李仁甫的优秀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逢的诗篇。首先,作者以“关塞三峨北,山川五渡西”开篇,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江山图景,为整首诗奠定了开阔的意境基础。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描述了与友人的相逢场景:“喜逢连璧友,来自钓璜溪。”通过使用“连璧友”和“钓璜溪”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紧接着,作者又通过“先世施行马,高才滞割鸡”这一句,赞美了友人才学出众,却未能得到赏识的境遇。这里,“施行马”和“滞割鸡”是古代两个成语典故,分别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和怀才不遇的情境。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埋没的惋惜之情。 最后,作者以“平生李元礼,好士必提携”收篇,引用了东汉名士李元礼喜爱提携后进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期望能与友人共同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使得全诗在激昂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喜见吕元锡闻往谒李仁甫奉简短作》是南宋诗人晁公溯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 当时正值南宋王朝面临金兵的入侵,国土分裂,战乱频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们深受战乱的困扰,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诗人晁公溯亦是如此,他因忧国忧民而产生了强烈的报国情怀。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非常重视交往、切磋文学技艺。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诗人与朋友之间互动交流的表现。 吕元锡和诗中的李仁甫都是诗人的好友,诗人听闻他们去拜谒李仁甫,心中喜悦,遂以诗寄情,表达对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对李仁甫才学的赞誉。诗人在诗歌中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互交织,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在面对家国破碎时,坚守信念,共同寻求民族振兴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