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隆州道中

标题包含
隆州道中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 草黄迷犊卧,水白见鸥飞。 在野樵牧少,闭关商旅稀。 妻孥属长至,遥想望吾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公溯(1054-1126),字子西,号嵩山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晁公溯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初升的太阳慢慢探出头,晨雾厚重;寒冷的冬日,阳光温暖。黄色的枯草上,小牛犊静静躺着;清澈的水面上,鸥鸟自由飞翔。田野里少见樵夫和牧童,关门闭户也显得商家和旅行者稀少。家里的人期待着冬至的到来,期望我也能尽早回到他们身旁。
去完善
释义
1. 冉冉:缓慢移动的样子。 2. 晖晖:光辉灿烂的样子。 3. 冬日微:冬天的阳光微弱。 4. 草黄:指草木枯黄。 5. 迷犊卧:形容母牛和小牛已经习惯在草丛中休息。 6. 水白:水面呈现出一片白色,可能是指波光粼粼。 7. 见鸥飞:看到海鸥在空中飞翔。 8. 在野樵牧:在乡村从事砍柴、放牧的人。 9. 闭关:关闭城门或门户,这里指商人出行减少。 10. 商旅稀:指来往的商人旅客稀少。 11. 妻孥:妻子和孩子。 12. 长至:农历冬至的别称,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13. 遥想望吾归:远远地思念着我回家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色和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清晨的雾气、冬日的阳光、枯黄的草地、清澈的水面以及飞翔的海鸥等景象,展现了冬日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野外劳作的樵夫和放牧者的稀少以及关门的商旅罕见,表达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状。最后,诗人通过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隆州道中》是南宋诗人晁公溯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晁公溯(生卒年不详),字子西,号东圃居士,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社会变革。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晁公溯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抱负,但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是在地方担任一些小官职。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 在《隆州道中》这首诗中,晁公溯通过对隆州道中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隆州(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地处西南边陲,在当时是南宋与金国交界的地区。晁公溯在前往隆州赴任途中,看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不禁心生感慨。 在这首诗中,晁公溯首先描写了隆州道中的自然风光,如“山色空蒙雨亦奇”,表现出了江南丘陵地区的山水景色。接着,他以“人家尽在烟柳里”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平。然而,这种宁静很快就被战争的阴影打破——“闻说干戈未肯归”,表明战争尚未结束,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总的来说,《隆州道中》这首诗反映了晁公溯在南宋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以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使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