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
蝶整鶑齐不乱飞,好风吹雨上花啼。
和宁门外沙如雪,且向江堤试马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蝴蝶在蓝鸟的旁边翩翩起舞,不显得有些混乱;轻柔的风夹带着雨水洒落在花朵上,仿佛花儿在啼哭。在杭州和宁门外的沙滩,犹如白雪般洁净;我们可以在江边的小路上骑马一试。
去完善
释义
1. "蝶整": 指蝴蝶种类繁多。
2. "鶑齐": 莺鸟排列有序。
3. "和宁门":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为古代城门之一。
4. "沙如雪": 形容沙滩洁白如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是王质描绘春季景象的一首小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的景色,同时也传达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蝶整鸎齐不乱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蝴蝶和莺鸟在春光中欢快飞舞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好风吹雨上花啼"则通过描绘春风吹过,雨水滋润花朵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和宁门外沙如雪"一句,通过对沙子洁白如雪的描绘,展示了江堤边的美景。最后一句"且向江堤试马蹄"则是诗人以愉悦的心情,准备踏马游江堤,享受着春日里美好的时光。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王质所作。王质,字景文,号雪山,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于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
这首《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创作于南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当时,蒙古势力逐渐崛起,开始对南宋形成压力,南方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诗人王质因才学出众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负责治理上虞一带。
在上虞任职期间,王质关注民生,致力于恢复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创作了一系列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诗篇,其中包括《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农民的勤劳耕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