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六十首 其三十

标题包含
偈颂六十首 其三十
识得橙子,周匝有馀。识得橙子,天地悬殊。若向周匝有馀处会,理上偏枯。若向天地悬殊处会,事上偏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昙华,又称法显法师,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生于公元334年,卒于公元420年,活了86岁。 释昙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他在19岁时出家为僧,开始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橙子:即橙子果,一种果实,此处象征真知、真实之意。 2. 周匝有馀:指圆满、周全的境地。周匝,四周、全面的意思;有馀,盈余、富饶的意思。 3. 天地悬殊:形容天地间差别巨大,喻意境界的高低、高低之分。 4. 若向:如果从……方面理解。 5. 理上偏枯:在道理上讲不通,表达道理上的困境。理,道理、真理;偏枯,片面的、孤立的。 6. 事上偏枯:在实际事物处理上有困难,表示实际事务方面的困扰。事,事物、事情;偏枯,片面的、孤立的。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认识自我和把握生命真谛的禅宗诗。诗人通过“识得橙子”这一形象比喻,表达了人在世间应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首先,"识得橙子"意味着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真实面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做到"周匝有馀"。在这里,"周匝"代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有馀"则寓意在处理各种事务中,能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种理解和掌控生活环境的能力,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其次,"识得橙子"也揭示了生命的伟大与渺小之间的辩证关系。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力量和价值时,才能体悟到"天地悬殊"的真谛。这里的"天地悬殊"并非指空间上的距离,而是象征生命的宏大与微小的对比。人类虽然渺小,但也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价值,实现伟大的梦想。 然而,倘若我们只是理解"周匝有馀",便会忽视心灵的修养和提升。只注重实际利益的获取,忽略精神层面的充实,会导致"理上偏枯"。同样,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天地悬殊",一味地追求伟大成就,忽视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平凡,也会陷入"事上偏枯"的境地。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人生的两面性,引导读者在生活中要兼顾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需求,以达至心灵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六十首 其三十》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释昙华所作。释昙华生活于公元1165年至1246年之间,是禅宗僧人,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作以禅宗思想为内核,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在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顿悟、直指人心,受到了许多文人和士大夫的推崇。释昙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禅宗哲学观念。 在这首诗中,释昙华以“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修行者应该在百尺竿头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实现全面的自我提升。这种观念体现了他对禅宗精神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