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告诉门前的那些白鹭们,最好和这些纷争断绝关系。诸位有心要清除那些结党的现象,但是经过调查分析可能会牵扯到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唐庚:北宋时期文学家,曾任惠州州学教授。
2. 白鹭群:指一群不善于攀附权贵、保持高洁品质的人。白鹭是一种高雅的鸟类,通常栖息在远离尘嚣的水边或山间。这里将白鹭拟人化,寓指那些品行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3. 门前:指在自己的身边或周围。这里是说这些人就像自己身边的白鹭一样,容易认识和了解。
4. 断知闻:断绝消息,不再打听。这里的意思是希望那些品性高尚的人能够远离世俗纷争,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5. 诸公:指朝廷官员。
6. 钩党:指结党营私的小团体。钩,本义为弯曲,这里用来形容结党营私的行为。
7. 甲乙推求:根据甲乙双方的线索来调查。这里是说朝廷官员为了打击钩党,会仔细调查,寻找证据。
8. 恐到君:担心牵连到你。这里的“君”是唐庚自指,表示他担心自己因为清白而被卷入这场斗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和对无辜受牵连者的同情。诗歌中的“白鹭群”象征着那些被无辜卷入政治斗争的人们,他们本应与世无争,却被迫卷入了这场风波。而“门前白鹭群”则暗示着诗人自己也是这场纷争的受害者之一。
诗人劝诫众人,既然已经决定要斩断彼此的联系,那么就应该从今往后断绝一切消息往来,以免再次陷入麻烦之中。最后两句中,诗人担忧那些居高位的人可能为了排除异己,会开始调查和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甚至连自己也难以幸免。
整首诗歌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鹭》是南宋诗人唐庚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26年,正值宋金战争爆发时期,也是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之际。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然而,尽管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唐庚依然以超然的心态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在人生际遇方面,唐庚自幼聪明好学,曾跟随苏轼学习。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但由于不愿迎合权贵,一直未能得到重用。晚年因战乱流亡至四川,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如《白鹭》等。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南宋政权刚刚建立,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一些文人墨客却在这种乱世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他们寄情山水,以诗画为寄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唐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