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时贤明鉴裁

标题包含
时贤明鉴裁
时贤明鉴裁,鉴裁信奇欤。 识此希世宝,谓其曾区区。 未冠已溢声,贤书上宸庭。 不一而止足,竟压四海英。 直入九华招隠遁,化工尤物殊不吝。 文章光焰胜燃犀,远至牛渚爥无尽。 归来纪事满缣帛,却屑米盐繁密讯。 天公终不屈大器,称表直上几昼晋。 倚伏之机真叵测,庖丁全牛有余刃。 先生道大何所容,颜渊今用退为进。 一以涵养使莫折,一以淑我邦之俊。 然而鉴裁还合明,孔席未暖五鹗并。 此时庙谟正陶鬰,驱屏尘翳须升平。 驱屏尘翳须升平,要当迅召文武卿。 时来时来乌可御,譬如南海云鹏程。 他年功业就,缣册传永久。 劣哉魏无知,仅此遮拙丑。 皇家褒举者,旷典华衮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下贤士眼光独到,敏锐非凡。 他们发现这件稀世珍宝,却未曾将它放在眼里。 年少未冠之时就已经声名鹊起,连皇帝也得知了他的才华。 此人才华横溢,胜过无数精英。 他悄然来到九华山的隐居之地,似乎得到了造物主的格外眷顾。 他的文章犹如犀牛燃烧的光焰,照亮了牛渚附近的无数个角落。 当他回来的时候,已经用尽了记录他的经历的绢帛,却还在琐碎的小事上忙碌。 天公从不辜负大才之人,他的名声日渐响亮,就像太阳即将升起。 世事难料,他的才情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 这位先生的道德之高无人能及,颜渊也曾引用过他的话。 一个人需要培养,而另一个则需要教导国家的优秀之人。 然而他的眼光仍待磨练,孔子的席位还未坐暖就有五位鹗鸟并列其中。 此时国家正在开创新局面,扫除尘世的一切障碍。 扫除一切障碍需要我们迅速召唤文武百官。 时机已到,我们不可抗拒,就如南海的鹏鸟飞向天际。 有朝一日他的功业告成,史册定会记载他的事迹。 而那些曾经忽视他的人,只会为自己的愚昧感到羞愧。 皇家对他赞赏不已,这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去完善
释义
《时贤明鉴裁》: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一位才华横溢的时贤的诗。以下是对诗中涉及的一些字句的解释。 1. 时贤:指当时有才德的人。 2. 明鉴裁:意指审慎地评价别人的才能与品德。 3. 鉴裁信奇欤:鉴裁,评判;奇,奇特;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4. 识此希世宝:希世宝,稀世之宝,这里指有才德的人。 5. 谓其曾区区:谓,认为;区区,谦虚的样子,这里形容这位时贤的态度谦恭。 6. 未冠已溢声:未冠,还未成年;溢声,名声远扬。 7. 贤书上宸庭:贤书,古代对典籍的美称;宸庭,皇帝的居所,这里指朝廷。 8. 不一而止足:止足,止步,不再追求;这句意思是这位时贤在成就上从不满足,一直努力进取。 9. 竟压四海英:压,超过;四海英,天下的英才。 10. 直入九华招隠遁:九华,山名,这里是虚指,泛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招隠遁,邀请隐居的人出山。 11. 化工尤物殊不吝:化工,大自然的造化;尤物,特别优秀的人才;殊,很;不吝,不吝啬,慷慨给予。 12. 文章光焰胜燃犀:燃犀,点燃犀牛角照亮黑暗,比喻写文章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 13. 远至牛渚爥无尽:牛渚,地名,这里借指遥远的地方;爥无尽,光芒四射,无法测量。 14. 归来纪事满缣帛:缣帛,古代书写用的细绢;这句意思是这位时贤写下的文章丰富多样。 15. 却屑米盐繁密讯:却屑,琐碎的事情;米盐,日常的琐事;繁密讯,繁杂的信息。 16. 天公终不屈大器:天公,天意;不屈,不放弃;大器,人才。 17. 称表直上几昼晋:称表,正式推荐;几,接近;昼晋,白日上升,这里指迅速提拔。 18. 倚伏之机真叵测:倚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之机,时机;真叵测,真的难以预测。 19. 庖丁全牛有余刃:庖丁,厨师;全牛,完整的牛,这里比喻复杂的局面;余刃,多余的刀,这里指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应对复杂的问题。 20. 先生道大何所容:道大,学问高深;何所容,何处容纳。 21. 颜渊今用退为进:颜渊,孔子弟子,这里指有才德的贤人;退为进,以退为进。 22. 一以涵养使莫折:一以,一方面;涵养,培养品德;莫折,不被折断,这里指保持坚定的信念。 23. 一以淑我邦之俊:淑,教育;邦,国家;俊,才德出众的人。 24. 然而鉴裁还合明:鉴裁,评判;还合明,还需要更加明确。 25. 孔席未暖五鹗并:孔席,孔子的讲台;未暖,还没有坐热;五鹗并,五只鹗鸟同时出现,这里比喻五位有才德的人同时得到赏识。 26. 此时庙谟正陶欝:庙谟,朝廷的谋略;陶欝,陶冶培育。 27. 驱屏尘翳须升平:驱屏,驱赶,屏除;尘翳,尘埃和遮蔽;须,必须;升平,太平。 28. 要当迅召文武卿:要当,应当;迅召,迅速召集;文武卿,文臣武将。 29. 时来时来乌可御:时来,时机到来;乌可御,怎能抵挡得住。 30. 譬如南海云鹏程:鹏程,大鹏展翅,喻指远大的前程。 31. 他年功业就:他年,将来;功业就,功业成就。 32. 缣册传永久:缣册,书籍;传永久,流传久远。 33. 劣哉魏无知:劣,差劲;魏无知,人名,这里指无能的人。 34. 仅此遮拙丑:仅此,只有这样;遮拙丑,掩盖自己的短处。 35. 皇家褒举者:皇家,皇帝;褒举,表彰举荐;者,……的人。 36. 旷典华衮右:旷典,隆重的典礼;华衮,华丽的礼服;右,尊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选拔人才和鼓励贤能的诗。诗中通过描述一位才子的事迹,表达了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重用和尊重的观点。诗人认为,人才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和提升,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决心。在选拔人才方面,诗人主张公正公平,让真正有才华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贤明鉴裁》是唐代诗人唐士耻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40年至756年之间,即唐朝天宝年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玄宗皇帝统治下的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以快速发展,唐诗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游历过祖国的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心。 在唐代社会,科举制度已经逐渐完善,许多有才华的文人纷纷投身科场,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获得官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科举考试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有才学的人并不能如愿以偿地获得功名。因此,诗人在这首诗中,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忧虑和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