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标题包含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边塞特点。 高适出生于渤海蓨县(今河...查看更多
吃喝玩乐赵小姐
去完善

译文
蓟门偶遇老者,独自沉思氛围浓厚。 一生孤独飘零,头发斑白繁多。 功勋已成过去,未识霍去病将军。汉朝以武力著称,开拓边疆。 士兵厌恶粗粮,降将吃饱穿暖。 关卡望一望,眼泪打湿胸怀。边城十一月,雨雪交杂纷飞。 元帅严格命令,军队士气旺盛。 战争无休止日,何时才能归家?幽州擅长骑马射箭,青年英雄辈出。 一旦投身将军麾下,立时声名鹊起。 纷纷狩猎秋草,互相对抗拉弓。灰暗长城之外,夕阳西下浓烟滚滚。 敌骑虽然嚣张,我军毫不畏惧。 烽火台布满天空,黄云压城愁煞人。
吃喝玩乐赵小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蓟门:指古蓟门关,位于北京市西南德胜门外西北方向,是古代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枢纽地区。 2. 逢古老:遇到一位年老的人。 3. 思氛氲:思考着纷繁复杂的事情。 4. 勋庸:功绩。 5. 霍将军:汉代名将霍去病,曾率军远征匈奴。 6. 幽州:古九州之一,位于今河北北部及辽宁部分地区。 7. 骑射:骑马射箭的技能。 8. 猎秋草:在秋天的原野上狩猎。 9. 角弓鸣:用角装饰的弓弦发出声响。 10. 黄云:黄色的云彩,这里代指边疆的景象。
吃喝玩乐赵小姐
去完善
赏析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是高适创作的组诗,通过描述边疆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命运,表达出作者对于边塞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一位边关老兵的形象,他头发花白、身材瘦弱,但却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而那些投降的胡人却得到了丰富的给养。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老兵心痛不已,感叹边关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 在第二首诗中,作者描绘了边关十一月的恶劣天气,风雪交加,但军令如山,士兵们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戒。这样的日子仿佛没有尽头,何时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呢? 第三首诗则描绘了边关骑兵英勇善战的场景,他们纵横驰骋,互相配合,箭矢如雨,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然而,尽管敌人在边境屡次挑衅,但汉兵们仍然义无反顾地保卫着家园,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一首诗中,作者描绘了边关的荒凉景象,古树上挂满了尘土,黄云翻涌,给人带来无尽的忧愁。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吃喝玩乐赵小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是唐朝诗人高适在公元754年创作的一组诗歌。这个时期是高适人生的转折阶段,他因为得罪权臣被贬为封丘县尉,心中充满了抑郁和壮志未酬的忧愤。然而,这首诗展现出了他在艰难人生境况中的坚韧和豁达。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虽然逐渐衰弱,但仍然处于鼎盛时期,社会繁荣稳定。不过,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士人阶层面临诸多困扰,社会的矛盾也逐渐积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适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描述了人民的生活疾苦,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组诗歌借古讽今,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安定和平的美好愿景。通过描绘边疆的烽火、战马的嘶鸣以及士兵的血泪,高适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暖并存,既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吃喝玩乐赵小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