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忙里何曾把酒卮,一秋心事付东篱。
等闲应被西风笑,寂寞黄花末有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忙碌中无暇举杯饮酒,整个秋天的心事都寄托在东篱之下。
不经意间会被西风吹拂嘲笑,孤独的菊花丛中没有诗歌陪伴。
去完善
释义
1. 忙里:忙碌的生活中
2. 何曾:表示从未,用在否定句中
3. 把酒卮:拿着酒杯,指喝酒
4. 一秋:整个秋天
5. 心事:心中的想法或意愿
6. 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这里代指种满菊花的园林
7. 等闲:轻易,随便
8. 西风:秋天的西风,这里暗含季节变换之意
9. 寂寞:孤独,冷清
10. 黄花:指菊花
11. 末有诗:没有诗歌来赞美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偷闲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首句“忙里何曾把酒卮”说明了诗人平日里的繁忙生活,第二句“一秋心事付东篱”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秋天时,将心事寄托在菊花上的情感。接下来,“等闲应被西风笑,寂寞黄花末有诗”两句则是通过拟人的手法,将菊花描绘成一个孤独、无依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人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才情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迈的《菊花》是一首描绘菊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宋金对峙,战乱不断。
在这个时期,王迈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过官员,但由于对时局的失望,选择了辞官回乡。在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关注民间的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菊花常常被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迈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的淡泊与宁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