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标题包含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宝坊鬰鬰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鼈望千里,安得还都如历块。 诗成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宝坊郁郁葱葱满是松树和桧树,只有小轩楼阁繁花似锦。 匾额上写着“观空”二字,寓意着我们要理解转变万物的大智慧。 世间万紫千红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而我们的心灵已经超脱了色界的束缚。 谁能知道内心的境界并无差异,真实的领悟并非来自于色尘之外。 忘却色与空并不神奇,即使是非非想的境地也会被打破。 有谁因为拈花而发出微笑,咀嚼花香却互不干扰。 我们如同跛足的鳖渴望千里,如何才能回到本都就像经历一段路程。 我完成了这首诗想要珍藏但不敢拿出来,面对那位上德之人难以回应。
去完善
释义
1. 宝坊:佛教的寺庙。 2. 鬱鬱:茂盛的样子。 3. 小轩:小亭子。 4. 花数辈:花卉种类繁多。 5. 榜以观空:在匾额上题写“观空”二字。 6. 正观:正确的观点。 7. 转物:指转变物质的观念。 8. 大三昧:大定,即静坐时心境平静的状态。 9. 世间:现实世界。 10. 眩人: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 11. 心君:心。 12. 色界: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体等五种感官所能感知的世界。 13. 心境:心灵的环境。 14. 真见:真实的见解。 15. 元非:并非。 16. 色空双忘:将物质和虚空两者都忘却。 17. 非非想处:佛教术语,指超越一切思维境界的地方。 18. 横溃:放纵、无拘束。 19. 谁因拈花发微笑:指谁会因为欣赏花朵而发出会心的微笑。 20. 嚼蕊嗅香不相碍:指在欣赏花香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21. 吾侪:我们这些人。 22. 跛鼈望千里:比喻希望能够迅速到达目的地。 23. 安得:如何才能。 24. 还都:回到首都。 25. 历块:形容速度快。 26. 诗成怀藏拟不出:指完成这首诗之后,心中有所保留,不愿轻易示人。 27.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8. 难酬对:难以回应。
去完善
赏析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这首古诗是南宋诗人王灼在游览观空轩时写下的诗篇。诗人通过对观空轩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在这首诗中,王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佛家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观空轩周围的景物,表达了禅宗教义中的“空”的观念。诗人强调,虽然观空轩周围有许多松树和桧树,但唯有这个小轩才真正体现了“空”的思想。这里的“空”并非指无物的空间,而是指超越世俗、摒弃杂念的精神状态。 接着,诗人通过对观空轩的进一步描绘,揭示了佛家禅宗的“转物大三昧”观念。所谓“转物大三昧”,是指修行者在观照万物的过程中,能够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诗人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领悟到“观空”的真谛。 随后,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与心灵世界的清净无染,强调了“心境无异法”的观念。他认为,外在世界的事物虽然纷繁多样,但它们都无法影响到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安宁。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色空双忘的状态,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超越世俗的观念。他认为,修行者要达到色空双忘的境界,不仅需要摒弃物质世界的诱惑,还要超脱精神世界的束缚。这种境界超越了是非之想,达到了心灵的彻底解放。 最后,诗人通过回忆自己与遗圆长老的对话,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敬仰之情。他感叹自己虽然领悟了禅宗的些许道理,但仍有许多困惑无法解答。相比之下,遗圆长老则是一个真正的高僧,他对禅宗思想的领悟远远超过了诗人自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是南宋词人王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从考据。王灼生活在南宋中叶,历经战乱,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风婉约绮丽,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信仰的独特见解。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相对稳定,文学、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文化。王灼作为一位文人,他在这个时期广泛结交诗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王灼描述了他在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遇到的遗圆长老。遗圆长老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观空轩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王灼通过与遗圆长老的交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信仰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灼的文采,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