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宁悟长老写师像求赞

标题包含
大宁悟长老写师像求赞
眼睛活,髑髅干,妙在离微转处看。 鱼潜水而秋痕愈碧,鹤卧松而月梦犹寒。 应呼之神居谷,随色之珠走盘。 影响黏谁眉得用,斲泥余地鼻无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眸光灵动,深思熟虑,精妙之处在于细微变化的观察。 鱼儿潜藏水下而秋天的河水愈发清澈,仙鹤栖息在松树上而月光似乎仍有些寒冷。 这应该被称为神奇的居所隐藏在山谷中,五彩斑斓的宝珠滚落在玉盘中。 光影映衬下的眉毛显得更加俊美,鼻尖如同被精心雕琢过的泥土一般无懈可击。
去完善
释义
1. 大宁:指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大宁寺,是南宋著名的禅院之一。 2. 释正觉:北宋时期著名僧人,法号正觉,以禅宗哲学见长。 3. 写师像:描绘禅师的肖像。 4. 髑髅干:即“骷髅”,这里代指生死之事。 5. 离微:指超越世俗的微妙境界。 6. 鱼潜:暗喻禅修的高深境界。 7. 秋痕愈碧:形容秋天湖水的碧绿。 8. 鹤卧松:表达鹤鸟栖息于松树间,暗示修行者的隐逸生活。 9. 月梦犹寒:表示月光下的梦境仍然显得寒冷,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疏离。 10. 神居谷:传说中的神秘居所,这里用来赞美禅师的高尚品质。 11. 随色之珠走盘:比喻禅师富有智慧和才情,就像五彩缤纷的珍珠在盘中滚动。 12. 影响黏谁眉得用:形容禅师的影响力和魅力。 13. 斲泥余地鼻无漫:意指禅师具有高深的修养,不会随意评价他人的品行。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赞美诗中,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手法描绘出大宁悟长老的形象和气质。首先,通过“眼睛活,髑髅干”来形容长老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眼神以及沉稳内敛的气度。接下来的“妙在离微转处看”则传达出长老能够洞察事物本质、了解世事变迁的超凡能力。 接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来描述长老的品质与境界。“鱼潜水而秋痕愈碧,鹤卧松而月梦犹寒”,借鱼潜水中的自然景色及鹤卧松间的心境表达长老在悠然自得的境遇中依然保持内心的清醒和警觉。 接下来的两句“应呼之神居谷,随色之珠走盘”描绘了长老的行事风格:他以神一般的智慧和勇气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同时又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如同圆润的珠子在盘中自如滚动。 最后,作者通过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之情:“影响黏谁眉得用,斲泥余地鼻无漫。”他象征着长老的影响力和形象如影随形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的智慧和品行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整首诗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长老的睿智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宁悟长老写师像求赞》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一首诗篇。这首诗篇创作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期。诗人在这一时期以诗文咏史,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追求公正理想的人生态度。 在这一时期,释正觉是一位在禅宗佛教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高僧。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云游四海,广泛结交文人墨客,与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心得。释正觉的诗歌作品受到了众多文人的赞誉,其中许多诗篇都以禅宗教义为主题,表达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对人生真理的追求。 在《大宁悟长老写师像求赞》这首诗中,释正觉通过对大宁悟长老的赞美,表达了对长老书法技艺和人品修养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升华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