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水友馀辞 黄头儿

标题包含
山水友馀辞 黄头儿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中的鲍鱼味道鲜美,尽管会招致一些嘲笑;这座山的婆婆则有些自满和骄傲。小猪们相互嬉戏,大家关系融洽。小鸟和小猪互相作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鲍老:指南宋戏曲角色名,一般扮演年老的妇人。 2. 婆: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3. ■子:指鲍老装扮的人物。 4. 大头:可能指一类人物或物品名称,具体出处不详。 5. 黄头儿:即乌鸦,此处作为比喻形象。 6. 白黄头儿:可能是作者对年老妇人的比喻,形容她们满头白发。 7. 鸦线靴头:比喻头部羽毛如乌鸦羽毛一般黑的老人。 8. 有老时:意指老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山水友馀辞 黄头儿》,描绘了山间野趣和田园风光。起首的“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山的特点:山鲍老,意味着沧桑的岁月;山婆婆,象征着婉约的风姿。接下来“■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一句,则是描述山中各种生物的生活场景,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氛围。 紧接着,作者用“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等句子,描绘出黄头鸟的形象,形象地传达了黄头鸟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整首词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水友馀辞 黄头儿》是南宋诗人王质的传世名篇。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至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王质曾任湖北鄂州州学教授、国子正等职。他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后因杨万里推荐出任江西提举茶马司干办公事。王质在江西期间,接触了许多民间疾苦,这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孝宗时期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而北方的金国逐渐崛起,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王质通过对山水友情的赞美,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他以“黄头儿”来形容那些权势者,揭露了他们的贪婪和腐化,表达了自己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