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强山人
或掉轻舟或杖藜。
寻常适意钓前溪,草堂竹迳在何处。
落日孤烟寒渚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赠强山人》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全诗注释如下:
1. 强山人:指隐逸之士。强,通“佯”,假装的意思。山人,隐士。
2. 或掉轻舟或杖藜:有时驾驶轻舟,有时扶着杖藜行走。或,有时;掉,驾驶;轻舟,小船;杖藜,用藜木做的手杖。
3. 寻常适意钓前溪:平常生活舒适自在,喜欢在前面的溪边垂钓。寻常,平常;适意,舒适;钓,钓鱼。
4. 草堂竹迳在何处:你的草屋和竹林小径在哪里呢?草堂,简陋的居所;竹迳,竹林中的小路。
5. 落日孤烟寒渚西:夕阳西下,孤烟袅袅升起,寒冷的沙洲西边。落日,夕阳;孤烟,炊烟;寒渚西,寒冷的沙洲西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诗人以轻松的笔触展示了强山人的生活态度和乐趣。首句“或掉轻舟或杖藜”描述了强山人选择以船或以拐杖为主要交通工具,表现了强山人的自由豁达。接下来“寻常适意钓前溪”则描绘出强山人在平凡的时光里,独享溪边垂钓的悠然自在。诗中还写到"草堂竹迳在何处",这是强山人居住的静谧环境,似乎暗示着远离喧嚣的尘世生活。最后一句“落日孤烟寒渚西”,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落日的余晖、孤独的炊烟以及寒冷的水边景物,将这一景象融入其中,更显得苍茫悠远。整首诗语言流畅,韵味悠长,展现了诗人与强山人所共享的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强山人》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郎士元的笔下。在公元8世纪初期,也就是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郎士元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在这个时期,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这首《赠强山人》便是其中之一。
郎士元所处的时代,唐朝正处于盛世与衰世之交,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弱,另一方面,民间的文人墨客却热衷于诗歌创作,以抒发心中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郎士元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他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之情。
在这首诗里,郎士元通过描绘强山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淡,不要被名利所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郎士元自身人生观的体现。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时期,以及郎士元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