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五咏
欲识逍遥乐,都忘利与名。
讨论惟百氏,来往有诸卿。
静觉羊肠险,闲看蜗角争。
超然穷妙理,知不愧庄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要了解自由自在的快乐,必须忘记名利。
讨论各种问题,往来皆是好友。
静静地感觉人生道路的曲折险阻,悠然地看待世间的纷争争夺。
超脱世俗追求人生的真谛,无愧于庄子之道。
去完善
释义
1.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2. 都忘利与名:表示对名利完全不在意,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热衷的事物中。
3. 百氏:百家,代指诸子百家的学说。
4. 诸卿:各位官员或朋友。这里表示在探讨学问时交往的朋友。
5. 羊肠险:形容道路曲折艰险,也暗喻复杂的人际关系。
6. 蜗角争:比喻为极小的事情争论不休。
7. 妙理:精妙的道理,深奥的哲理。
8. 庄生:庄子,古代著名哲学家,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逍遥堂五咏》描绘了诗人在逍遥自在的环境中,抛开了名利之争,专心探讨百家学说,与友人相互往来。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现出自己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境界。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开阔的胸襟,同时也对古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有所认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逍遥堂五咏》是宋代诗人傅察所作的五首古诗之一。这五首诗分别是《花映菊窗深》、《月下梅梢瘦》、《客散茶瓯静》、《鹤归帘幕闲》和《客散茶瓯静》。这组诗以描绘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组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18年,此时正值北宋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而诗人傅察本人也在这一年辞官回乡,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傅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从朝廷官员到归隐田园,他对生活的感悟愈发深刻,对自然的情感也愈发深厚。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们开始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傅察将目光投向了生活中琐碎的细节,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