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边将

标题包含
赠边将
轻生奉国不为难,战苦身多旧箭瘢。玉匣锁龙鳞甲冷,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施肩吾(1850-1923),原名施景琛,字肩吾,号琴轩,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施肩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为了国家和民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战斗中,身上留下了不少旧伤疤。虽然被妥善保存在匣子里,但那犹如龙鳞般冰冷的铠甲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遥想当年烽烟四起,将士们严阵以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边将:赠与边防将领的诗歌。 2. 轻生:轻视生命,舍生忘死。 3. 奉国:为国家献身。 4. 战苦:战争的痛苦。 5. 旧箭瘢:过去的箭伤疤痕。 6. 玉匣:玉制的匣子,此处形容盔甲。 7. 锁龙鳞甲:比喻坚不可摧的防御装备。 8. 犬戎:古代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泛指敌军。 9. 临:靠近,逼近。 10. 虏塞:敌方边境关隘。 11. 柳营:周代名将周亚夫屯军细柳营的典故,此处指军营。 12. 阵图:作战的布阵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戍边的将领的赞赏和敬佩之情。首句“轻生奉国不为难”表现了将领们为了国家勇于牺牲的精神。第二句“战苦身多旧箭瘢”描绘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作战的艰辛。诗的后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警惕和准备:即使龙的鳞甲(喻指敌人)被锁在玉匣中,他们仍然时刻担心敌人的进犯,时常查看军事地图(阵图)来预防可能的战争。全诗通过勇猛、戒备的形象展现了边将的忠诚和对敌的警觉,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边将》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篇,作者为唐朝著名诗人施肩吾。此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756年),正值唐朝国力鼎盛、边疆疆土扩张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唐朝与周边国家展开了频繁的战争,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边境将领们奋勇杀敌,表现出忠诚勇敢的品质。 诗人施肩吾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施士彦曾任涪州刺史,家境优渥。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但科举屡屡不第,这使他倍感挫折。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一代文豪。在《赠边将》中,施肩吾以其独特的视角,赞颂了边将的英勇事迹,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唐朝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作为当时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施肩吾通过《赠边将》这首诗,展现了唐朝将士们的英勇风采,传达了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