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

标题包含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
茶花过雨十分香,山后山前已带霜。 何事东篱数株菊,已将青蕋趁重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茶花在雨后特别香,山后山前已经开始结霜。为什么在东篱种植了几株菊花,在重阳节时将它们嫩绿的枝条剪下来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2. 赠:赠送,这里是作诗相赠的意思。 3. 曾宏甫:吕本中友人,生平不详。 4. 茶花:茶树开的花,这里指菊花。 5. 过雨:经过雨水滋润。 6. 十分:非常,极其。 7. 山后山前:形容范围广泛,遍布各地。 8. 带霜:带着霜的痕迹,表示气温较低。 9. 何事:为什么。 10. 东篱:出自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这里代指菊花种植的地方。 11. 数株:几株,少许。 12. 青蕋:绿芽,这里指新生的菊花叶。 13. 趁:趁着。 14.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去完善
赏析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吕本中 赏析:首句“茶花过雨十分香”描绘了雨后茶花的香气四溢,为读者展现了雨后清新宜人的景象。次句“山后山前已带霜”则表达了秋意渐浓,山中已出现初霜的意境。这两句不仅点明了季节特点,还为后两句描绘菊花做足了铺垫。 接下来的两句“何事东篱数株菊,已将青蕋趁重阳”描述了东篱下的几株菊花在重阳节来临之前已经绽放出绿色的花蕊,暗含了诗人对菊花提前盛开的好奇和惊讶。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在重阳节这一天写给朋友曾宏甫的。吕本中是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战乱,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在这一时期,吕本中和许多文人一样,感受到了时代的剧变和国家命运的危机。他的诗歌作品也开始反映出这种情绪,如《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这首诗歌中的“世事已随流水去,白头空仰少微星”,就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 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金兵的入侵,南宋王朝被迫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一时期的文人们,一方面要面对战争的威胁,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国家分裂的痛苦。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也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吕本中的《九日赠曾宏甫二绝 其一》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