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中作
职事侵人畏作官,略偷身去不能还。
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十日闲。
尚有文书遮病目,却无尘土犯衰颜。
故人何处蓬笼底,看尽江南江北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工作是生活的重心,无法摆脱;闲暇时分,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树上移动的影子和安静的窗帘相映成趣,十日的春光悄然无声。
虽然有些公务使人眼花缭乱,但自己并不显老态。
不知故人在何方忙碌,也许正领略着大江南北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试院:科举考试的地方。
2. 职事侵人:形容繁杂的公务让人疲于应对。
3. 畏作官:对做官产生恐惧心理。
4. 略偷身去:稍微抽身离开。
5. 树移午影:阳光透过树叶移动的影子。
6. 重帘:厚重的窗帘。
7. 门闭春风:紧闭的门阻挡了春天的气息。
8. 十日闲:指忙碌后的短暂闲暇时光。
9. 尚有文书遮病目:还有处理不完的公文需要完成。
10. 尘土犯衰颜:环境纷扰,影响心情。
11. 故人何处蓬笼底:询问老朋友现在在哪里。
12. 看尽江南江北山:游览过江南和江北的许多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喧嚣的世俗斗争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在试院中的宁静和自由。在诗人眼中,繁重的公务犹如枷锁,束缚着他追求自由的步伐,然而内心的渴望使得他偶尔得以逃脱现实的拘束。虽然无法彻底摆脱世俗的纷扰,但短暂的心灵解放已足以让他感到欣慰。首联表现出诗人对任事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有“小隐隐于市”的心态。颔联通过“树移午影”、“门闭春风”的景象,营造出一个远离纷扰的世界,表达出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颈联虽言尚有公事在身,却无法阻挡他对自然的亲近,反衬出现实中的无奈。尾联以疑问的方式遥想故人的情况,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整首诗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出古代文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试院中作》是南宋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大致完成于公元1147年左右。在这一年里,吕本中受到宋朝科举制度的选拔,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时期,由于金兵的进攻,北宋朝廷逐渐衰落。然而,科举制度依然被视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吕本中努力备考,期待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备考过程中,吕本中深感责任重大,他不仅要面对考试的压力,还要关注国家的局势,为国家的未来担忧。因此,在这首《试院中作》中,吕本中表达了他在考场上紧张的心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